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50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包括育种筒、育根筒和底盘,所述育种筒与育根筒为端面相匹配的圆筒结构,所述育种筒和育根筒顶端均设置若干个连接凸块,所述育种筒和育根筒底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育种筒与育根筒中部设置有口径相匹配的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育苗容器采用硬塑料制作,具有较好的强度,可满足重复利用的要求,使容器的生产成本十分经济,有利于提高育苗的经济效率,同时,还可减少容器废弃造成的污染,同时装置可以通过多组育种筒和育根筒之间的组合,便于装置的拆卸和组装,增加装置的适用性,通过底盘上的网孔,实现对主根的环缢,从而促进侧根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育苗容器,具体为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属于苗木育苗器具

技术介绍
直根系树种育的苗主根发达,侧根、须根少而弱,常规露地播种培育的苗木生长缓慢,移栽与造林成活率极低,严重制约了该类树种的开发利用。为了以后苗木长的好,营养吸收好,另外,移栽时最主要的是吸收根多才易活,这就需要断根,断根后,就会刺激吸收根大量萌发。在采用容器培育苗木的初期人们就注意到,放在苗圃土面上的容器,由于苗根在空间有限的基质中生长,根系容易在容器内盘绕,第1级侧根往往不对称,侧根大多分布在基质5~12cm处,另外根系生长过程中容易扎入土中,其中80%容器苗根系入土深度达5-l0cm。凡是扎根入土的容器苗,容器内侧根稀少而粗,起苗时容易断根,根团松散率达8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包括育种筒、育根筒和底盘,所述育种筒与育根苗筒为端面相匹配的圆筒结构,所述育种筒和育根筒顶端均设置若干个连接凸块,所述育种筒和育根筒底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育种筒与育根筒中部设置有口径相匹配的筒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育种筒和若干个育根筒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的配合,排列纵向组装,通过连接凸块4和连接凹槽6的配合使多组育根筒能够方便的组合安装,满足根系的空间成长需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底盘上同样设置有连接凸块,且所述底盘通过连接凸块与育种筒或育根筒活动连接,方便装置多组结构组合和拆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均为三段式的弧形结构,三段式的弧形结构增加凸块和凹槽的组合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底盘中部设置有孔网,孔网上设有若干个交错的网格,孔网的径口与所述筒孔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每个育苗筒的直径10cm、高度10cm。底盘网孔孔径1-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凸块外壁上贴合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柱,且所述连接凸块通过所述橡胶凸柱与连接凹槽紧密扣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育苗容器采用硬塑料制作,具有较好的强度,可满足重复利用的要求,使容器的生产成本十分经济,有利于提高育苗的经济效率,同时,还可减少容器废弃造成的污染,同时装置可以通过多组育种筒和育根筒之间的组合,便于装置的拆卸和组装,增加装置的适用性,通过底盘上的网孔,实现对主根的环缢,从而促进侧根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育种筒或育根筒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育种筒或育根筒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底盘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使用新型A区域细节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育种筒结构展开图。图中:1、育种筒,2、育根筒,3、底盘,4、连接凸块,5、筒孔,6、连接凹槽,7、孔网,8、连接孔,9、插杆,401、橡胶凸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包括育种筒1、育根筒2和底盘3,育种筒1与育根筒2为端面相匹配的圆筒结构,育种筒1和育根筒2顶端均设置若干个连接凸块4,育种筒1和育根筒2底部设置有连接凹槽6,育种筒1和若干个育根筒2之间通过连接凸块4和连接凹槽6的配合,排列纵向组装,底盘3上同样设置有连接凸块4,且底盘3通过连接凸块4与育种筒1或育根筒2活动连接,连接凸块4和连接凹槽6均为三段式的弧形结构,育种筒1与育根筒2中部设置有口径相匹配的筒孔5,底盘3中部设置有孔网7,孔网7上设有若干个交错的网格,孔网7的径口与筒孔5相匹配。每个育苗筒的直径10cm、高度10cm,底盘网孔孔径1-2mm。实施例2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包括育种筒1、育根筒2和底盘3,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特征在于:育种筒1和育根筒2均为分离式结构,分离的两块育种筒1/育根筒2之间相接触的筒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8和对应数量的插杆9,通过连接孔8和插杆9的配合,进行育种筒1/育根筒2之间的组装与拆卸,从而如方便植株的取出和转移。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育种筒1和育根筒2结构相同,堆放在一起,方便整理,使用者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筒作为育种筒1,通过底盘3将育种筒1底部扣合,将直根系树种的种子播种在育种筒1的筒孔5内,向树种提供营养液、光照等外界培养手段,加速种子发芽生根,种子生根后,主根会向下延伸,直至伸出底盘3,底盘3中部的孔网7能够对主根进行环缢修剪,直到侧根也伸出孔网7后,卸下底盘3,将育根筒2底部与底盘3扣合,并向育根筒2内部填满营养土,将育根筒2顶端与育种筒1底端通过连接凸块4和连接凹槽6连接组合,种子根系会通过营养土向下生长,直至根系穿过育根筒2底部的底盘3,重复上述步骤,以此类推,培育出具有丰富侧根,并具有较深的垂直分布的根系的优质壮苗,且形成紧实的根团,并且不会形成盘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包括育种筒(1)、育根筒(2)和底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筒(1)与育根筒(2)为端面相匹配的圆筒结构,所述育种筒(1)和育根筒(2)顶端均设置若干个连接凸块(4),所述育种筒(1)和育根筒(2)底部设置有连接凹槽(6),所述育种筒(1)与育根筒(2)中部设置有口径相匹配的筒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包括育种筒(1)、育根筒(2)和底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筒(1)与育根筒(2)为端面相匹配的圆筒结构,所述育种筒(1)和育根筒(2)顶端均设置若干个连接凸块(4),所述育种筒(1)和育根筒(2)底部设置有连接凹槽(6),所述育种筒(1)与育根筒(2)中部设置有口径相匹配的筒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筒(1)和若干个育根筒(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凸块(4)和连接凹槽(6)的配合,纵向组合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直根系树种培育富根苗的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3)上同样设置有连接凸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万文祝遵凌陈军蔡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