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延超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50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包括壳体、滑槽、辊筒、电机、双轴电机、卡条和托盘,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和中心位置前后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壳体内腔前后两侧的上下两端和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均螺钉连接有卡条,且卡条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右侧,所述壳体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位于三个所述卡条的底端均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辊筒,所述托盘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条插接。该林业工程育苗设备,代替了一次性塑料碗,树苗长出后培养盆可重复利用,不易于损坏,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避免培养盆与树苗脱离造成树苗损伤,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且工作速度快,节省了劳动大量劳动力耗时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
本技术涉及林业工程
,具体为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
技术介绍
林业工程,是指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各种工程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林产品加工的活动,林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与功能,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具有净化空气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森林游憩等社会效益,因此,林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传统对树苗培育需要用一次性塑料碗进行培育,树苗长出后塑料碗就会废弃,易于损坏,且难以重复利用,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在树苗长出后需要将塑料碗与树苗脱离,用手提拉树苗使塑料碗与树苗脱离容易造成树苗损伤,降低了树苗的存活率,且工作速度缓慢,劳动量大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碗不能重复利用和树苗易于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包括壳体、滑槽、辊筒、电机、双轴电机、卡条和托盘,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和中心位置前后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壳体内腔前后两侧的上下两端和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均螺钉连接有卡条,且卡条设置在壳体的内腔右侧,所述壳体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位于三个所述卡条的底端均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辊筒,所述托盘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条插接,还包括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设置于壳体的内腔左侧,分离机构,若干个所述分离机构设置于托盘的顶端。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上下方向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和中心位置前后两端,滑板,所述滑板的前后两侧右端和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滑板上的滑块与滑槽插接,且滑板的底端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螺钉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右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有滑道,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前后两端键连接,且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沿左右方向分别安装在滑板的上表面,且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分别贴近滑板上表面两个滑道内侧的前后两侧,推块,所述推块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推块分别与滑板上表面的两个滑道插接,后侧所述推块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螺钉连接有电机,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键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前后两端沿前后方向分别与两个推块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转轴的外壁前后两侧键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啮合连接,且后侧的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焊接在滑板上表面两个滑道的右侧,推杆,所述推杆为两个,两个所述推杆沿左右方向分别与连接块插接,两个所述推杆的外壁左侧分别与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培养盆,若干个所述培养盆与托盘的上表面螺接,且培养盆的内腔与托盘的底端相通,推板,所述推板的外壁底端与培养盆的内腔底端插接,弹簧,所述弹簧与推板的内腔插接,顶杆,所述顶杆与推板的内腔插接,且顶杆位于弹簧的底端,吸水棒,所述培养盆内的吸水棒为两个,两个所述吸水棒沿上下方向分别插接在推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且吸水棒的外壁底端延伸出推板的底端。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右端设置有开口,且推杆右端的开口大于托盘的厚度。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培养盆间隙排列在托盘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林业工程育苗设备,通过推动机构,便于对拖盘选取和取出,通过分离机构,便于树苗的培养和培养盆与树苗脱离,代替了一次性塑料碗,树苗长出后培养盆可重复利用,不易于损坏,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避免培养盆与树苗脱离造成树苗损伤,提高了树苗的存活率,且工作速度快,节省了劳动大量劳动力耗时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图中:1、壳体,2、推动机构,3、滑槽,4、辊筒,5、电机,6、双轴电机,7、卡条,8、托盘,9、分离机构,20、转轴,21、第一齿条,22、滑板,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条,25、推块,26、第二齿轮,27、推杆,28、连接块,29、第三齿轮,91、培养盆,92、推板,93、弹簧,94、顶杆,95、吸水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包括壳体1、滑槽3、辊筒4、电机5、双轴电机6、卡条7和托盘8,壳体1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和中心位置前后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滑槽3,壳体1内腔前后两侧的上下两端和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均螺钉连接有卡条7,且卡条7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右侧,壳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位于三个卡条7的底端均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辊筒4,通过辊筒4推动顶杆94向上移动,托盘8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条7插接,还包括推动机构2,推动机构2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左侧,分离机构9,若干个分离机构9设置于托盘8的顶端。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推动机构2包括转轴20、第一齿条21、滑板22、第一齿轮23、第二齿条24、推块25、第二齿轮26、推杆27、连接块28和第三齿轮29,第一齿条21沿上下方向安装在壳体1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和中心位置前后两端,滑板22的前后两侧右端和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滑板22上的滑块与滑槽3插接,且滑板22的底端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螺钉连接有双轴电机6,通过双轴电机6为第一齿轮23的旋转提供动力,双轴电机6根据设备要求采用适用的型号,滑板22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右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有滑道,第一齿轮23为四个,四个第一齿轮23分别与两个双轴电机6的输出轴外壁前后两端键连接,且第一齿轮23与第一齿条21啮合连接,第二齿条24为两个,两个第二齿条24沿左右方向分别安装在滑板22的上表面,且两个第二齿条24分别贴近滑板22上表面两个滑道内侧的前后两侧,推块25为两个,且两个推块25分别与滑板22上表面的两个滑道插接,后侧推块25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螺钉连接有电机5,通过电机5为第二齿轮26提供旋转的动力,根据具体使用要求采用合适型号的电机5,第二齿轮26与电机5的输出端键连接,转轴20的外壁前后两端沿前后方向分别与两个推块25的内侧通过轴承连接,第三齿轮29为两个,两个第三齿轮29分别与转轴20的外壁前后两侧键连接,两个第三齿轮29分别与两个第二齿条24啮合连接,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包括壳体(1)、滑槽(3)、辊筒(4)、电机(5)、双轴电机(6)、卡条(7)和托盘(8),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和中心位置前后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壳体(1)内腔前后两侧的上下两端和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均螺钉连接有卡条(7),且卡条(7)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右侧,所述壳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位于三个所述卡条(7)的底端均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辊筒(4),所述托盘(8)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条(7)插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推动机构(2),所述推动机构(2)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左侧;/n分离机构(9),若干个所述分离机构(9)设置于托盘(8)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包括壳体(1)、滑槽(3)、辊筒(4)、电机(5)、双轴电机(6)、卡条(7)和托盘(8),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和中心位置前后两侧沿上下方向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壳体(1)内腔前后两侧的上下两端和中心位置沿左右方向均螺钉连接有卡条(7),且卡条(7)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右侧,所述壳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右端位于三个所述卡条(7)的底端均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连接有辊筒(4),所述托盘(8)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条(7)插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推动机构(2),所述推动机构(2)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左侧;
分离机构(9),若干个所述分离机构(9)设置于托盘(8)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2)包括:
第一齿条(21),所述第一齿条(21)沿上下方向安装在壳体(1)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和中心位置前后两端;
滑板(22),所述滑板(22)的前后两侧右端和左侧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且滑板(22)上的滑块与滑槽(3)插接,且滑板(22)的底端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均螺钉连接有双轴电机(6),所述滑板(22)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右端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有滑道;
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齿轮(23)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齿轮(23)分别与两个所述双轴电机(6)的输出轴外壁前后两端键连接,且第一齿轮(23)与第一齿条(21)啮合连接;
第二齿条(24),所述第二齿条(24)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齿条(24)沿左右方向分别安装在滑板(22)的上表面,且两个所述第二齿条(24)分别贴近滑板(22)上表面两个滑道内侧的前后两侧;
推块(25),所述推块(25)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推块(25)分别与滑板(22)上表面的两个滑道插接,后侧所述推块(25)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螺钉连接有电机(5);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延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周延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