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涉及鞋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安装架、若干对支撑管架、加热装置以及抽风装置;安装架包括支撑底板;加热装置包括矩形加热箱、电动吹风风扇以及若干加热管;抽风装置包括矩形抽风箱以及电动抽风扇;支撑管架包括两支撑管道结构;支撑管道结构包括竖直支撑管、Z形双层管结构以及通气管结构;Z形分隔板将Z形管分割成下进风通道以及上出风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动吹风风扇将矩形加热箱内热气流吹入到下进风通道;热气流经第一出风口进入到鞋子内底面;热气流对鞋子内部加热后进入到上出风通道,热气流经第二出风口进入到矩形抽风箱,并经电动抽风扇排出,实现对鞋子内部的高效除湿出异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鞋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
技术介绍
鞋架是常用的日用品,现有的鞋架多为用于存放鞋子;但是,鞋子在经常穿后,会因为出汗产生异味以及潮湿;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异味和潮湿,会降低鞋子的舒适度。现有的鞋子除湿以及除异味装置多为,单独使用用于对鞋子除异味;这种情况不能同时多双鞋进行除湿除异味。另外,现有的除湿除异味装置不能结合鞋架使用,不能满足鞋子放置的同时进行除湿除异味,对鞋子除湿除异味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通过电动吹风风扇将矩形加热箱内热气流吹入到下进风通道;热气流经第一出风口进入到鞋子内底面;热气流对鞋子内部加热后进入到上出风通道,热气流经第二出风口、U形通气管以及主通气管进入到矩形抽风箱,并经电动抽风扇排出,实现对鞋子内部的高效除湿出异味,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包括:安装架、若干对支撑管架、加热装置以及抽风装置;所述安装架包括支撑底板以及若干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底板四角位置均安装支撑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矩形加热箱、电动吹风风扇以及若干加热管;若干所述加热管相互平行的安装在矩形加热箱两侧壁之间;所述电动吹风风扇安装在矩形加热箱一端部;所述矩形加热箱安装在支撑底板上;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矩形抽风箱以及电动抽风扇;所述电动抽风扇安装在矩形抽风箱一端部;所述矩形抽风箱底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杆对应连接;所述支撑管架包括两支撑管道结构;所述支撑管道结构包括竖直支撑管、Z形双层管结构以及通气管结构;所述竖直支撑管底部与矩形加热箱顶部连通;所述竖直支撑管顶部一侧面开设第一通孔,另一侧面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高于第一通孔;所述通气管结构包括U形通气管以及主通气管;所述U形通气管两端分别与支撑管架内的两第二通孔连通;所述主通气管一端与U形通气管连通,另一端与矩形抽风箱连通;所述主通气管上安装电磁阀;所述Z形双层管结构包括两端封堵的Z形管以及Z形分隔板;所述Z形分隔板将Z形管分割成下进风通道以及上出风通道;所述下进风通道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下底面分别开设第一进风口以及第一出风口;所述上出风通道第二水平段和第一水平段上表面分别开设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所述Z形管的第一水平段匹配穿过第一通孔伸入竖直支撑管内且所述Z形管的第一水平段的端面以及两侧面均与竖直支撑管内侧面紧密贴合。优选地,所述Z形分隔板的末端与Z形管末端内端面接触;所述第二进风口内侧安装活性炭吸附板。优选地,所述Z形双层管结构的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之间通过弧形段连接;所述弧形段高度适应鞋口与鞋底之间的高度。优选地,所述Z形管的第二水平段上下表面均布安装若干凸柱;沿着所述Z形管的第二水平段至弧形段的方向,若干所述凸柱的高度逐渐增加。优选地,所述支撑底板一侧面安装若干与支撑管架一一对应的支撑调节结构;所述支撑调节结构包括L形支撑杆以及顶板;所述L形支撑杆的竖杆顶部开设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内滑动安装顶杆;所述顶杆顶部安装U型杆;所述U型杆两侧杆与顶板底部铰接;所述顶杆底端与竖直滑槽底部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顶板底面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当进行除湿除异味时,通过电动吹风风扇将矩形加热箱内热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吹入到对应的下进风通道;热气流经下进风通道的第一出风口进入到鞋子内底面;热气流对鞋子内部加热后经第二进风口进入到上出风通道,同时通过活性炭吸附板对鞋子内部的异味吸附,提高鞋子异味清除效率;热气流经第二出风口、U形通气管以及主通气管进入到矩形抽风箱,并经电动抽风扇排出,实现对鞋子内部的高效除湿出异味。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对顶板缓冲,实现对鞋子稳定支撑;保证鞋子稳定的挂设在支撑管道结构;同时,Z形管的第二水平段上下表面均布安装若干凸柱且若干凸柱的高度逐渐增加,用于适应鞋子内底面距离鞋子内顶部之间的距离;保证气流通气舒畅,保证热气流与鞋子内部之间的充分接触,提高除湿除异味的效率。3、本专利技术用于挂设鞋子的Z形管设置成Z形结构,其弧形段高度适应鞋口与鞋底之间的高度,便于将鞋子稳定挂设在Z形管上,适应鞋子的形状。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前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后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中竖直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中Z形管的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中Z形管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中Z形管的竖直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中矩形加热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中支撑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装架,11-支撑底板,12-第一支撑杆,21-矩形加热箱,22-电动吹风风扇,23-加热管,31-矩形抽风箱,32-电动抽风扇,33-支撑柱,41-竖直支撑管,411-第一通孔,412-第二通孔,421-U形通气管,422-主通气管,423-电磁阀,51-Z形管,52-Z形分隔板,53-下进风通道,531-第一进风口,532-第一出风口,54-上出风通道,541-第二进风口,542-第二出风口,55-凸柱,6-活性炭吸附板,71-L形支撑杆,72-顶板,73-顶杆,731-U型杆,74-第一弹簧,75-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中”、“长度”、“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9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若干对支撑管架、加热装置以及抽风装置;/n所述安装架(1)包括支撑底板(11)以及若干第一支撑杆(12);所述支撑底板(11)四角位置均安装支撑杆(12);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矩形加热箱(21)、电动吹风风扇(22)以及若干加热管(23);若干所述加热管(23)相互平行的安装在矩形加热箱(21)两侧壁之间;所述电动吹风风扇(22)安装在矩形加热箱(21)一端部;所述矩形加热箱(21)安装在支撑底板(11)上;/n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矩形抽风箱(31)以及电动抽风扇(32);所述电动抽风扇(32)安装在矩形抽风箱(31)一端部;所述矩形抽风箱(31)底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支撑柱(33);所述支撑柱(33)与支撑杆(12)对应连接;/n所述支撑管架包括两支撑管道结构;所述支撑管道结构包括竖直支撑管(41)、Z形双层管结构以及通气管结构;所述竖直支撑管(41)底部与矩形加热箱(21)顶部连通;所述竖直支撑管(41)顶部一侧面开设第一通孔(411),另一侧面开设第二通孔(412);所述第二通孔(412)高于第一通孔(411);所述通气管结构包括U形通气管(421)以及主通气管(422);所述U形通气管(421)两端分别与支撑管架内的两第二通孔(412)连通;所述主通气管(422)一端与U形通气管(421)连通,另一端与矩形抽风箱(31)连通;所述主通气管(422)上安装电磁阀(423);/n所述Z形双层管结构包括两端封堵的Z形管(51)以及Z形分隔板(52);所述Z形分隔板(52)将Z形管(51)分割成下进风通道(53)以及上出风通道(54);所述下进风通道(53)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下底面分别开设第一进风口(531)以及第一出风口(532);所述上出风通道(54)第二水平段和第一水平段上表面分别开设第二进风口(541)以及第二出风口(542);所述Z形管(51)的第一水平段匹配穿过第一通孔(411)伸入竖直支撑管(41)内且所述Z形管(51)的第一水平段的端面以及两侧面均与竖直支撑管(41)内侧面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流通道式除湿除异味的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若干对支撑管架、加热装置以及抽风装置;
所述安装架(1)包括支撑底板(11)以及若干第一支撑杆(12);所述支撑底板(11)四角位置均安装支撑杆(12);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矩形加热箱(21)、电动吹风风扇(22)以及若干加热管(23);若干所述加热管(23)相互平行的安装在矩形加热箱(21)两侧壁之间;所述电动吹风风扇(22)安装在矩形加热箱(21)一端部;所述矩形加热箱(21)安装在支撑底板(11)上;
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矩形抽风箱(31)以及电动抽风扇(32);所述电动抽风扇(32)安装在矩形抽风箱(31)一端部;所述矩形抽风箱(31)底部四角位置均安装支撑柱(33);所述支撑柱(33)与支撑杆(12)对应连接;
所述支撑管架包括两支撑管道结构;所述支撑管道结构包括竖直支撑管(41)、Z形双层管结构以及通气管结构;所述竖直支撑管(41)底部与矩形加热箱(21)顶部连通;所述竖直支撑管(41)顶部一侧面开设第一通孔(411),另一侧面开设第二通孔(412);所述第二通孔(412)高于第一通孔(411);所述通气管结构包括U形通气管(421)以及主通气管(422);所述U形通气管(421)两端分别与支撑管架内的两第二通孔(412)连通;所述主通气管(422)一端与U形通气管(421)连通,另一端与矩形抽风箱(31)连通;所述主通气管(422)上安装电磁阀(423);
所述Z形双层管结构包括两端封堵的Z形管(51)以及Z形分隔板(52);所述Z形分隔板(52)将Z形管(51)分割成下进风通道(53)以及上出风通道(54);所述下进风通道(53)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下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传圣,余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鳌鸟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