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沿竖向均布有多个种植池本体,种植池本体之间的中心位置均装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套设有滑套,支撑柱上沿竖向均布有穿孔。上抬种植池本体,使得支撑柱在滑套内向上移动,直至上下侧的种植池本体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且两侧的透孔对应相应的穿孔,可将透孔和穿孔内插入插杆,支撑柱与滑套的内壁为滑动配合,且配合截面皆为方形,因此支撑柱在滑套内不可旋转,通过插杆与透孔和穿孔的滑动插入配合,限制支撑柱在滑套内上下移动,从而稳定了种植池本体之间的距离,满足各层种植池本体内均可适合临时种入不同高度观赏性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
本技术属于园林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现有的城市规划园林多层化不锈钢种植池,下侧设置有底座,底座上竖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不锈钢种植池,不锈钢种植池之间通过支撑柱相互连接,可在种植池内放入种植土,并在种植土内栽入观赏性植物,但是,由于采用支撑柱固定连接种植池,种植池之间距离固定,而由于不同观赏性植物高度不同,因此对种植池之间的距离要求也不同,一般越高的植物,种植池之间的距离需要越大,因此该种设计不能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调节种植池之间的距离来满足每个种植池内均可种植不同高度的观赏性植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以解决现有种植池之间距离不能调节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沿竖向均布有多个种植池本体,所述种植池本体之间的中心位置均装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支撑柱上沿竖向均布有穿孔,所述滑套上设有透孔,所述穿孔和透孔内穿插有插杆。优选的,所述种植池本体为圆盘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方形柱结构,滑套为方形套结构。优选的,所述插杆为直角杆结构。优选的,所述种植池本体的外缘装设有连接框,种植池本体的下部环形均设有漏孔,种植池本体的内壁、位于漏孔的上侧位置装设有隔离网板,隔离网板为圆形网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当需要调节种植池本体之间的距离时,种植池本体的两侧站立工人,将需要调节距离的种植池本体之间的插杆从穿孔和透孔拉出,并上抬种植池本体,使得支撑柱在滑套内向上移动,直至上下侧的种植池本体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且两侧的透孔对应相应的穿孔,可将透孔和穿孔内插入插杆,支撑柱与滑套的内壁为滑动配合,且配合截面皆为方形,因此支撑柱在滑套内不可旋转,通过插杆与透孔和穿孔的滑动插入配合,限制支撑柱在滑套内上下移动,从而稳定了种植池本体之间的距离,满足各层种植池本体内均可适合临时种入不同高度观赏性植物。第二,可向连接框的上端口倒入营养液,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漏孔,导入种植池本体的内部下侧,直至营养液透过隔离网板的网孔与种植土下层接触,能够使种植土种植的植物根系良好的吸收营养液的营养,并且随着根系不断吸收营养液,连接框内的营养液不断透过漏孔向隔离网板下侧补充营养液,相对将营养液直接从种植土上表面浇入,能够使植物根系更快接收营养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漏孔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局部剖切示意图;图中:1底座、2种植池本体、3支撑柱、4滑套、5穿孔、6透孔、7插杆、8连接框、9漏孔、10隔离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沿竖向均布有多个种植池本体2,种植池本体2之间的中心位置均装设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套设有滑套4,支撑柱3上沿竖向均布有穿孔5,滑套4上设有透孔6,穿孔5和透孔6内穿插有插杆7,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最下侧种植池本体2的下端,种植池本体2的数量为四个,种植池本体2为圆盘结构,除最下侧的种植池本体2,其他种植池本体2的下端中心位置焊接连接支撑柱3的上端,支撑柱3的外壁滑动接触滑套4的内壁,支撑柱3为方形柱结构,滑套4为方形套结构,支撑柱3与滑套4的内壁为滑动配合,且配合截面皆为方形,因此支撑柱3在滑套4内不可旋转,支撑柱3的一端均连接一个种植池本体2的底部中心位置,除最上侧种植池本体2的下端中心位置,其他种植池本体2的内部底端中心位置均焊接连接一个滑套4的下端,滑套4上端开口,滑套4的一端均连接一个种植池本体2的内部底端中心位置,穿孔5左右开口,竖向相邻的穿孔5之间距离为20厘米,透孔6对称设置在滑套4的上侧左右部,插杆7与透孔6和穿孔5均为滑动插入配合,穿孔5为圆孔结构,透孔6为圆孔结构,插杆7为直角杆结构,通过插杆7与透孔6和穿孔5的滑动插入配合,限制支撑柱3在滑套4内上下移动。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种植池本体2的外缘装设有连接框8,种植池本体2的下部环形均设有漏孔9,种植池本体2的内壁、位于漏孔9的上侧位置装设有隔离网板10,隔离网板10为圆形网板结构,连接框8整体为圆环结构,连接框8的主视截面折角为120度,其内壁无缝焊接连接种植池本体2的外壁下侧,漏孔9为圆孔结构,内部直径为5毫米,环形均匀设置在种植池本体2的外壁下侧,除最上侧的隔离网板10,其他隔离网板1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方孔,且方孔的内壁均焊接连接滑套4的外壁,隔离网板10的网孔直径为3毫米,隔离网板10的外缘焊接连接种植池本体2的内壁下侧,隔离网板10的下端距离种植池本体2的内部下端为2厘米,隔离网板10上可放入种植土,并在种植土内种植植物,可向连接框8的上端口倒入营养液,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漏孔9,导入种植池本体2的内部下侧,直至营养液透过隔离网板10的网孔与种植土下层接触,能够使种植土种植的植物根系良好的吸收营养液的营养,并且随着根系不断吸收营养液,连接框8内的营养液不断透过漏孔9向隔离网板10下侧补充营养液,相对将营养液直接从种植土上表面浇入,能够使植物根系更快接收营养液,隔离网板10为圆形网板结构。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调节种植池本体2之间的距离时,种植池本体2的两侧站立工人,将需要调节距离的种植池本体2之间的插杆7从穿孔5和透孔6拉出,并上抬种植池本体2,使得支撑柱3在滑套4内向上移动,直至上下侧的种植池本体2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且两侧的透孔6对应相应的穿孔5,可将透孔6和穿孔5内插入插杆7,支撑柱3与滑套4的内壁为滑动配合,且配合截面皆为方形,因此支撑柱3在滑套4内不可旋转,通过插杆7与透孔6和穿孔5的滑动插入配合,限制支撑柱3在滑套4内上下移动,从而稳定了种植池本体2之间的距离,满足各层种植池本体2内均可适合临时种入不同高度观赏性植物,可向连接框8的上端口倒入营养液,通过环形均匀设置的漏孔9,导入种植池本体2的内部下侧,直至营养液透过隔离网板10的网孔与种植土下层接触,能够使种植土种植的植物根系良好的吸收营养液的营养,并且随着根系不断吸收营养液,连接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沿竖向均布有多个种植池本体(2),所述种植池本体(2)之间的中心位置均装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上套设有滑套(4),所述支撑柱(3)上沿竖向均布有穿孔(5),所述滑套(4)上设有透孔(6),所述穿孔(5)和透孔(6)内穿插有插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沿竖向均布有多个种植池本体(2),所述种植池本体(2)之间的中心位置均装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上套设有滑套(4),所述支撑柱(3)上沿竖向均布有穿孔(5),所述滑套(4)上设有透孔(6),所述穿孔(5)和透孔(6)内穿插有插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规划园林种植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池本体(2)为圆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陈少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