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包括开式滚筒、位于开式滚筒上方的顶盖和位于开式滚筒下方的栅格式凹板筛;开式滚筒包括滚筒轴、喂入头、若干齿杆和若干幅盘,喂入头和若干幅盘沿作物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滚筒轴上,幅盘上设有若干圈调节孔,齿杆通过调节孔安装于幅盘上,且若干齿杆以滚筒轴的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齿杆上沿作物喂入方向依次设有若干纹杆板齿组和钉齿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丘陵山区油菜和水稻的脱粒分离,具有脱粒损失率小,清洁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联合收获机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丘陵山区多为稻油,联合收获机现存如下问题:一、由于水稻多为早稻,米质疏松,籽粒连接力较小,耐压性差,收获时脱粒损伤大,破碎率高;二、由于油菜株型大,分枝多,导致成熟一致性较差,收获时损失率高,清选困难。水稻和油菜收获季节性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高,效率低,收获损失大,占用农时多。油稻机械化收获,尤其是联合收获技术一直是稻油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全面彻底地实现水稻和油菜联合收获是南方稻油主产区实现农业机械化乃至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联合收获机的脱粒分离装置大多为钉齿式脱粒滚筒,对水稻的脱粒损伤较大,破碎率较高,且由于茎秆击打过碎,增加了清选的难度;顶盖的导流条角度无法调节,无法根据物料不同的成熟度调整导流条角度,导致收获损失较大。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联合收获机在丘陵山区收获水稻和油菜的效率,提高脱净率,减少籽粒损失率和破碎率,减轻清选的负荷,急需设计出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能够适用于丘陵山区油菜和水稻的脱粒分离,具有脱粒损失率小,清洁率高的优点,能够提高丘陵山区油菜和水稻收获时的工作效率,降低功耗。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包括开式滚筒、位于所述开式滚筒上方的顶盖和位于所述开式滚筒下方的栅格式凹板筛;所述开式滚筒包括滚筒轴、喂入头、若干齿杆和若干幅盘,所述喂入头和若干所述幅盘沿作物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滚筒轴上,所述幅盘上设有若干圈调节孔,所述齿杆通过所述调节孔安装于所述幅盘上,且若干所述齿杆以所述滚筒轴的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齿杆上沿作物喂入方向依次设有若干纹杆板齿组和钉齿组。优选的,所述顶盖包括顶盖壳体和位于顶盖壳体内的导流条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导流条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条、若干导流条和若干压板,所述连接条通过若干所述压板安装于所述顶盖壳体内侧,且所述连接条能够沿轴向移动,若干所述导流条相互平行,所述导流条的一端与所述顶盖壳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条铰接。优选的,所述导流条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与所述连接条的一端连接,用于移动所述连接条。优选的,所述顶盖壳体包括壳体板、前翻草板和二次输入通道,所述二次输入通道位于所述顶盖壳体的前中部,所述前翻草板安装于所述顶盖壳体内侧最前端,且与所述顶盖壳体的上表面倾斜一定角度。优选的,所述导流条与所述滚筒轴倾斜一定角度。优选的,所述所述喂入头上设有螺旋叶片,且所述螺旋叶片为双头螺旋分布。优选的,所有所述纹杆板齿组呈双头螺旋分布,所有所述钉齿组内的钉齿呈双头螺旋分布。优选的,所述纹杆板齿组包括位于纹杆座、纹路板和板齿,所述纹路板通过所述纹杆座和所述板齿安装于所述齿杆上,所述纹路板的纹路与所述齿杆的轴线成一定倾斜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开式滚筒具有喂入、脱粒、分离的功能,采用纹杆板齿组脱粒,降低籽粒破碎率,采用钉齿分离,在保证原有脱粒功能的前提下提升了分离功能,提高了籽粒清洁率,降低了籽粒损失率,因此,本技术的脱粒分离装置适用于丘陵山区早稻和油菜,且排除的茎秆较整,降低了功耗,减轻了清选的负荷。2.本技术中幅盘上设有若干圈调节孔,以改变齿杆与滚筒轴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滚筒和栅格式凹板筛之间的间隙,提高脱粒分离效率,降低籽粒损失率和破碎率。3.本技术顶盖设有导流条角度调节机构,能够根据物料不同成熟度改变导流条角度,改变物料在脱粒室内的流动,提高脱粒分离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开式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齿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栅格式凹板筛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顶盖;101-导流条;102-压板;103-连接条;104-壳体板;105-前翻草板;106-二次输入通道;107-调节手柄;2-开式滚筒;201-齿杆;2011-连接耳;2012-加强筋;2013-钉齿;2014-支架;2015-纹杆座;2016-纹路板;2017-板齿;202-滚筒轴;203-幅盘;204-螺旋叶片;205-喂入头;3-栅格式凹板筛4-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包括开式滚筒2、位于开式滚筒2上方的顶盖1和位于开式滚筒2下方的栅格式凹板筛3。具体地,如图4所示,开式滚筒2包括滚筒轴202、喂入头205、若干齿杆201和若干幅盘203,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有四个幅盘203,六根齿杆201。喂入头205和四个幅盘203沿作物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滚筒轴202上,喂入头205上安装有螺旋叶片204,进一步地,螺旋叶片204在喂入头20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式滚筒(2)、位于所述开式滚筒(2)上方的顶盖(1)和位于所述开式滚筒(2)下方的栅格式凹板筛(3);/n所述开式滚筒(2)包括滚筒轴(202)、喂入头(205)、若干齿杆(201)和若干幅盘(203),所述喂入头(205)和若干所述幅盘(203)沿作物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滚筒轴(202)上,所述幅盘(203)上设有若干圈调节孔,所述齿杆(201)通过所述调节孔安装于所述幅盘(203)上,且若干所述齿杆(201)以所述滚筒轴(202)的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齿杆(201)上沿作物喂入方向依次设有若干纹杆板齿组和钉齿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式滚筒(2)、位于所述开式滚筒(2)上方的顶盖(1)和位于所述开式滚筒(2)下方的栅格式凹板筛(3);
所述开式滚筒(2)包括滚筒轴(202)、喂入头(205)、若干齿杆(201)和若干幅盘(203),所述喂入头(205)和若干所述幅盘(203)沿作物喂入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所述滚筒轴(202)上,所述幅盘(203)上设有若干圈调节孔,所述齿杆(201)通过所述调节孔安装于所述幅盘(203)上,且若干所述齿杆(201)以所述滚筒轴(202)的轴线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齿杆(201)上沿作物喂入方向依次设有若干纹杆板齿组和钉齿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包括顶盖壳体和位于顶盖壳体内的导流条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导流条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条(103)、若干导流条(101)和若干压板(102),所述连接条(103)通过若干所述压板(102)安装于所述顶盖壳体内侧,且所述连接条(103)能够沿轴向移动,若干所述导流条(101)相互平行,所述导流条(101)的一端与所述顶盖壳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条(103)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丘陵山区稻油的小型脱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节手柄(107),所述调节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明,熊伟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