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48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脱粒滚筒、圆筒筛和清选风机等。通过脱粒滚筒、圆筒筛和清选风机的共同工作,水稻将会很好的进行脱粒和清选,因为圆筒筛为360度,不像传统收割机的凹板筛,没有脱分死角,这大大提高了脱分效率。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小型化的、紧凑型的、运行效果较佳的适合水稻收获的脱粒清选装置,并能运用在联合收割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包括分段收获机械化和联合收获机械化。随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大幅度增长,联合收获装备越来越得到发展和应用。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田面积较小,且很多分布在丘陵山区,大型的谷类联合收割机并不适合运用,因此,小型化的联合收割机就需要开放和生产。谷物联合收割机主要的工作部件有脱粒部件、分离部件和清选部件,用来把谷物如水稻的籽粒进行脱分和清选的工作,是联合收获机的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因为联合收获机需要小型化以适应南方大部分水田的应用,因此市场需要一种小型化的、紧凑型的、效果较佳的适合水稻收获的脱粒清选装置运用在联合收割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小型化的、紧凑型的、运行效果较佳的适合水稻收获的脱粒清选装置,并能运用在联合收割机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脱粒滚筒和清选风机,装置外壳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脱粒滚筒,脱粒滚筒前部一端设有圆锥头,圆锥头上分布有螺旋叶片,脱粒滚筒中间部分均匀螺旋分布有脱粒元件为丁齿,脱粒滚筒的后部一端设有排草板齿,所述脱粒滚筒外安装有固定不动的圆筒筛,圆筒筛结构为中空圆筒状且筒身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圆筒筛与脱粒滚筒的中心线重合安装,且圆筒筛圆周内端面到脱粒滚筒上的脱粒元件丁齿的外端部留有一定的脱粒间隙,装置外壳在脱粒滚筒圆锥头的一端面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下方设有清选风机,清选风机的出风口朝向脱粒滚筒和圆筒筛,装置外壳的下部设有出谷口,装置外壳的后端封闭,在装置外壳后部圆周面上设有排杂口。进一步地,圆筒筛圆周内端面到脱粒滚筒上的脱粒元件丁齿的外端的脱粒间隙为20-40mm。进一步地,圆筒筛内部还装有两条螺旋分布的导向板,导向板高度为7mm。进一步地,出谷口为两组有斜段面组成的箱体,出谷口分布在脱粒滚筒中部的丁齿段的下方。进一步地,排杂口位置与脱粒滚筒上的排草板齿位置相配合。按照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本技术提供的水稻脱粒清选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本技术提供的水稻脱粒清选装置相关配件少,部件紧凑,适应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装备和使用。(3)360°的圆筒筛没有脱分死角,各个方向都可以进行籽粒的分离,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向剖切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向剖切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圆筒筛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脱粒滚筒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部件结构爆炸示意图。图中:1-装置外壳、2-脱粒滚筒、3-圆筒筛、4-进料口、5-排杂口、6-清选风机、7-出谷口、21-螺旋叶片、22-丁齿、23-排草板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图4,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脱粒滚筒2和清选风机6等。装置外壳1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脱粒滚筒2,脱粒滚筒2前部一端设有圆锥头,圆锥头上分布有螺旋叶片21,装置外壳1在脱粒滚筒2圆锥头的一端面设有进料口4,当作物物料被送至进料口4后,会被螺旋叶片圆锥头拾取并继续送入脱粒滚筒段。参见图5,脱粒滚筒2中间部分均匀螺旋分布有脱粒元件为丁齿22,丁齿22作为脱粒元件是比较适合针对含水率高的水稻脱粒的。脱粒滚筒2的后部一端设有排草板齿23,所述脱粒滚筒2外安装有固定不动的圆筒筛3,圆筒筛3结构为中空圆筒状且筒身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圆筒筛3与脱粒滚筒2的中心线重合安装,且圆筒筛3圆周内端面到脱粒滚筒2上的脱粒元件丁齿22的外端部留有一定的脱粒间隙,优选的脱粒间隙为15-35mm。圆筒筛3内部还装有两条螺旋分布的导向板,导向板高度为7mm,在脱粒滚筒2转动和螺旋导向板的共同作用下,作物长茎秆会在脱离滚筒2和圆筒筛3之间从前端纸后端做螺旋轴向运动。脱粒滚筒2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外壳1内,后部有输入轴输入旋转动力。参见图1和图3,进料口4下方设有清选风机6,清选风机6的出风口朝向脱粒滚筒2和圆筒筛3,清选风机6的清选风力设定为能把杂质如断的小颖壳吹浮而不能把谷物籽粒吹浮。装置外壳1的下部设有出谷口7,出谷口7为两组有斜段面组成的箱体,出谷口7分布在脱粒滚筒2中部的丁齿22段的下方,方便脱粒分离及清选后的谷物籽粒下落于出谷口7处。装置外壳1的后端封闭,在装置外壳1后部圆周面上设有排杂口5。排杂口5位置与脱粒滚筒2上的排草板齿23位置相配合,在排草板齿23和清选风机6的共同作用下长茎秆、分离出的作物杂质会从排杂口5的位置送出。本技术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工作原理如下:脱粒清选装置的工作要和其他装置共同配合使用,如前部需要运输已经割下的水稻的输送装置,出谷口7处下方需要准备接粮装置,脱粒滚筒2的输入动力也要接入。开始使用时,让清选风机6和脱粒滚筒2都开始工作,切割好的水稻被送入进料口4,水稻刚一进入,就被脱粒滚筒2的螺旋叶片21抓取,往后部推送。水稻然后进入脱粒滚筒的中部,水稻穗头被脱粒元件丁齿22和圆筒筛3击打、疏刷和揉搓,籽粒会被脱去,然后在脱粒滚筒2高速旋转的作用下,被脱下的籽粒会产生很强的离心作用,通过茎秆层从圆筒筛3分筛出来。因为圆筒筛3是360度的,因此和普通凹板筛相比,圆筒筛3没用分离死角,各个方向都可以进行籽粒的分离工作,这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在脱粒滚筒2上螺旋分布的丁齿22和圆筒筛3两条螺旋分布的导向板的作用下,水稻茎秆会绕着脱粒滚筒2的旋转并向后端移动,不断的进行脱粒,最后在排草板齿23的作用下,水稻长茎秆从排杂口5排除装置之外。在脱粒工作过程中,一些小的断茎秆、颖壳等杂物也会和籽粒一起通过圆筒筛3,在清选风机6产生的清选清流中,这些杂质会被吹离下落的籽粒,并通过排杂口5排除装置外,而脱下的水稻籽粒不会被清选气流影响,继续下落,从出谷口7排除装置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脱粒滚筒(2)和清选风机(6),其特征是:装置外壳(1)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脱粒滚筒(2),脱粒滚筒(2)前部一端设有圆锥头,圆锥头上分布有螺旋叶片(21),脱粒滚筒(2)中间部分均匀螺旋分布有脱粒元件为丁齿(22),脱粒滚筒(2)的后部一端设有排草板齿(23),所述脱粒滚筒(2)外安装有固定不动的圆筒筛(3),圆筒筛(3)结构为中空圆筒状且筒身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圆筒筛(3)与脱粒滚筒(2)的中心线重合安装,且圆筒筛(3)圆周内端面到脱粒滚筒(2)上的脱粒元件丁齿(22)的外端部留有一定的脱粒间隙,装置外壳(1)在脱粒滚筒(2)圆锥头的一端面设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下方设有清选风机(6),清选风机(6)的出风口朝向脱粒滚筒(2)和圆筒筛(3),装置外壳(1)的下部设有出谷口(7),装置外壳(1)的后端封闭,在装置外壳(1)后部圆周面上设有排杂口(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脱粒清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脱粒滚筒(2)和清选风机(6),其特征是:装置外壳(1)内部设有可转动的脱粒滚筒(2),脱粒滚筒(2)前部一端设有圆锥头,圆锥头上分布有螺旋叶片(21),脱粒滚筒(2)中间部分均匀螺旋分布有脱粒元件为丁齿(22),脱粒滚筒(2)的后部一端设有排草板齿(23),所述脱粒滚筒(2)外安装有固定不动的圆筒筛(3),圆筒筛(3)结构为中空圆筒状且筒身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圆筒筛(3)与脱粒滚筒(2)的中心线重合安装,且圆筒筛(3)圆周内端面到脱粒滚筒(2)上的脱粒元件丁齿(22)的外端部留有一定的脱粒间隙,装置外壳(1)在脱粒滚筒(2)圆锥头的一端面设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下方设有清选风机(6),清选风机(6)的出风口朝向脱粒滚筒(2)和圆筒筛(3),装置外壳(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中田立权熊永森王金双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