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841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包括呈阵列布置的绿化单元,绿化单元放置在承载层上,形成绿化覆盖区;绿化单元为海绵式绿化单元;阵列布置的绿化单元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交叉的网格线,沿网格线处对应布置有供水管,承载层上分布设有集水孔,集水孔向外连接有集水管,集水管接储水箱,储水箱并与供水管连接,形成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营养液加注系统以及数据监控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形成整体绿化系统,同时配合形成水循环系统、营养液加注系统、数据监控系统,形成整体的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其可以实现规模化、模块化推广,尤其适用于城市快速绿化和道路隔离绿化,方便移动搬迁,实现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绿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绿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是在城市中植树造林、种草种花,把一定的地面(空间)覆盖或者是装点起来,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目前,城市绿化多集中在道路隔离带绿化、园区绿化、楼顶空间等区域,绿化的方式基本采用土壤回填,再种植植物的方案。这就导致前期种植的施工量大,难度高,时间长,同时在后期一旦面临移载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问题也提供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公开号CN103229646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式屋顶绿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蓄水种植盆种植绿化植物;(2)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对屋顶楼面进行清理施工、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以及保护层施工;(3)将步骤(1)用蓄水种植盆种好的绿化植物搬上屋顶进行拼装;所述蓄水种植盆包括储水层和基质层,所述储水层的高度为45-50mm,所述基质层的高度为80-85mm。该绿化方法造价便宜,经济实惠,蓄水种植盆采用聚丙烯pp材料,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大的蓄水空间,截留雨水多,能长时间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该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屋顶绿化方法,但是对于其他道路隔离带绿化、园区绿化不能有效适用,同时其蓄水种植盆的结构落后,容易产生积水发臭的问题;并且形成的绿化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形成整体的控制管理。公告号TWI517787B的专利公开一种具给水及节水功能设计之组合式花盆,包括有一底板;以及复数个组合体,各组合体以一体成型为具有外壁板、相对的内壁板、两侧壁板以及上壁板、下壁板的中空壳状结构,各组合体在一侧壁板下段镂设进水套孔而另一侧壁板下段凸设出水套管,而於内壁板下段凹设为对应底板厚度的横向嵌槽,横向嵌槽上侧上侧的内壁板设有进水孔、出水孔;由各组合体的横向嵌槽嵌结於底板外周边,而以两侧壁板出水套管与进水套孔套结对接围构结合;藉此组成能快速拆解及重新组合使用的花盆,且可导引集收盆内积水形成长效给水调节,又能提供顶楼阳台做为空中花园不同景观区隔排列使用,达到复合式组装结合之多元使用,具多重进步性者。该技术方案主要涉及一种花盆,虽然可以排列使用,但是没有形成完成的绿化整体方案,同时其花盆的的结构落后,容易产生积水发臭的问题。公告CN211430255U的技术公开种用于城市生态修复的快速绿化装置,包括支撑毯,装载槽,承载体,栽培土壤,盛液槽,吸液管和注液孔,所述支撑毯设为柔性可卷绕的地毯,该地毯采用可降解纤维材质,且铺设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毯上端开设有装载槽,且装载有承载体,该承载体上部开设有容置槽,且盛有栽培土壤,该栽培土壤内种植有绿化植物。本技术的盛液槽和吸液管的设置,有利于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根系缠绕在吸液管上,并利用吸液管吸取盛液槽内的水分和养分,从而,避免了将植物直接浸泡在水里的弊端,同时,有利于防止水分的流失。该技术方案中的用于种植植物的承载体的结构落后,容易产生积水发臭的问题;并且形成的绿化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形成整体的控制管理。公告号CN211406987U的技术涉及城市绿化装置
,尤其是一种城市建筑物顶部用绿化装置,包括多个种植单元,所述种植单元包括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中部水平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的隔板底部连接有吸水槽,所述吸水槽为金属滤网制成,所述吸水槽内填充有粗砂层,所述粗砂层的上部位于隔板的上方,所述粗砂层上部的蓄水槽内填充有细沙层,所述细沙层上部的蓄水槽内填充有泥土层,所述蓄水槽的侧壁开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隔板下方的蓄水槽内部连通。本技术能够合理利用雨水,并且进行持续供水。该技术方案中的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单元的结构落后,容易产生积水发臭的问题;并且形成的绿化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形成整体的控制管理。综上所述,可规模化、模块化推广的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成为城市发展的急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包括呈阵列布置的绿化单元,绿化单元放置在承载层上,形成绿化覆盖区,所述绿化单元包括种植箱,种植箱下端封闭、上端敞口,种植箱内设有带孔的隔离架将其分隔为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上部箱体内放置基质,绿植种植在上部箱体的基质处,下部箱体内形成储水腔,且储水腔内放置吸水海绵体,形成海绵式绿化单元;上部箱体的侧壁设有排水孔组;阵列布置的绿化单元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交叉的网格线,沿网格线处对应布置有供水管,供水管放置在承载层上,形成供水网,供水网处还分区域设有供水控制阀;供水网在网格线的交点处布置有向上延伸出种植箱的支管,支管与供水管连接,支管的上端设有喷头;所述承载层上分布设有集水孔,集水孔向外连接有集水管,集水管接储水箱,储水箱并与供水管连接,形成水循环系统;供水管的上游还接有营养液加注箱,营养液加注箱与供水管上游通过加注管连接,加注管上设有加注控制阀,形成营养液加注系统;绿化覆盖区处还配合设有光照采集终端、温度采集终端、基质湿度采集终端、基质成分采集终端、海绵体水位采集终端和气体采集终端,以及设置在水循环系统和营养液加注系统上的水流水压采集终端,上述各采集终端采集信号并发送至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处理信号并显示在远程操作终端上,形成数据监控系统;数据监控系统可进行以下操作:数据处理系统根据信号处理结果自动发送控制指令至供水控制阀或加注控制阀,远程操作终端手动发生控制指令至供水控制阀或加注控制阀,数据处理系统根据信号处理结果发送报警指令至远程操作终端。所述种植箱为下小上大的圆台或棱台结构,种植箱的上端边沿设有卡扣,相邻种植箱的卡扣互相卡接连接;以每四个呈田字分布的绿化单元为一组,其中心处的卡扣之间形成间隙,支管由该间隙处穿过。相邻种植箱在底部处形成间隙,供水管布置在对应间隙处。所述支管包括外层的支撑管和内层的喷管,支撑管向下支撑在承载层上,支撑管向上延伸出种植箱;喷管一端与供水管连接,喷管另一端伸出承载管与喷头连接。所述支管包括外层的支撑管和内层的喷管,支撑管向下支撑在承载层上,支撑管向上延伸出种植箱;支撑管上端还固定连接有横管;喷管一端与供水管连接,喷管另一端沿承载管延伸至横管并向下垂出,喷管的端部与喷头连接。所述隔离架上铺设有无纺布,无纺布上放置基质。所述排水孔组在上部箱体的侧壁呈十字交叉布置。所述储水箱为沉淀池结构,其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竖向隔板将其分隔为一侧的沉淀池和另一侧的清水池,隔板的高度低于池体的整体高度,使沉淀池和清水池在隔板顶部形成溢流连接;集水管与沉淀池连接,供水管与清水池连接。所述湿度采集终端在种植箱的基质内按高度不同分层布置至少两个。所述海绵体水位采集终端的布置形式如下:储水腔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包括呈阵列布置的绿化单元,绿化单元放置在承载层上,形成绿化覆盖区,其特征在于:/n所述绿化单元包括种植箱,种植箱下端封闭、上端敞口,种植箱内设有带孔的隔离架将其分隔为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上部箱体内放置基质,绿植种植在上部箱体的基质处,下部箱体内形成储水腔,且储水腔内放置吸水海绵体,形成海绵式绿化单元;上部箱体的侧壁设有排水孔组;/n阵列布置的绿化单元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交叉的网格线,沿网格线处对应布置有供水管,供水管放置在承载层上,形成供水网,供水网处还分区域设有供水控制阀;供水网在网格线的交点处布置有向上延伸出种植箱的支管,支管与供水管连接,支管的上端设有喷头;/n所述承载层上分布设有集水孔,集水孔向外连接有集水管,集水管接储水箱,储水箱并与供水管连接,形成水循环系统;/n供水管的上游还接有营养液加注箱,营养液加注箱与供水管上游通过加注管连接,加注管上设有加注控制阀,形成营养液加注系统;/n绿化覆盖区处还配合设有光照采集终端、温度采集终端、基质湿度采集终端、基质成分采集终端、海绵体水位采集终端和气体采集终端,以及设置在水循环系统和营养液加注系统上的水流水压采集终端,上述各采集终端采集信号并发送至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处理信号并显示在远程操作终端上,形成数据监控系统;数据监控系统可进行以下操作:数据处理系统根据信号处理结果自动发送控制指令至供水控制阀或加注控制阀,远程操作终端手动发生控制指令至供水控制阀或加注控制阀,数据处理系统根据信号处理结果发送报警指令至远程操作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包括呈阵列布置的绿化单元,绿化单元放置在承载层上,形成绿化覆盖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绿化单元包括种植箱,种植箱下端封闭、上端敞口,种植箱内设有带孔的隔离架将其分隔为上部箱体和下部箱体,上部箱体内放置基质,绿植种植在上部箱体的基质处,下部箱体内形成储水腔,且储水腔内放置吸水海绵体,形成海绵式绿化单元;上部箱体的侧壁设有排水孔组;
阵列布置的绿化单元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交叉的网格线,沿网格线处对应布置有供水管,供水管放置在承载层上,形成供水网,供水网处还分区域设有供水控制阀;供水网在网格线的交点处布置有向上延伸出种植箱的支管,支管与供水管连接,支管的上端设有喷头;
所述承载层上分布设有集水孔,集水孔向外连接有集水管,集水管接储水箱,储水箱并与供水管连接,形成水循环系统;
供水管的上游还接有营养液加注箱,营养液加注箱与供水管上游通过加注管连接,加注管上设有加注控制阀,形成营养液加注系统;
绿化覆盖区处还配合设有光照采集终端、温度采集终端、基质湿度采集终端、基质成分采集终端、海绵体水位采集终端和气体采集终端,以及设置在水循环系统和营养液加注系统上的水流水压采集终端,上述各采集终端采集信号并发送至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处理信号并显示在远程操作终端上,形成数据监控系统;数据监控系统可进行以下操作:数据处理系统根据信号处理结果自动发送控制指令至供水控制阀或加注控制阀,远程操作终端手动发生控制指令至供水控制阀或加注控制阀,数据处理系统根据信号处理结果发送报警指令至远程操作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式绿化单元的智能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为下小上大的圆台或棱台结构,种植箱的上端边沿设有卡扣,相邻种植箱的卡扣互相卡接连接;以每四个呈田字分布的绿化单元为一组,其中心处的卡扣之间形成间隙,支管由该间隙处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钰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