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简得林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39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左侧固定连接有刀片,所述机体内部中间位置处左右两侧皆贯穿有第二转动杆,所述机体顶端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机体进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回收地膜时,将地膜缠绕到卷膜筒上,启动电机,通过电机上连接的第二齿杆带动第一齿杆进行转动,通过传送带上设置的槽口对地膜上的泥土进行清理,使泥土与地膜分离,避免了在回收地模时,会将地膜上覆盖的泥土与地膜一起进行回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的问题。

A plastic film recovery device for soil pollut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膜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地膜主要用于地面覆盖,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害虫侵袭农作物的作用,但当农作物丰收以后,地膜就失去了它的作用,长时间在地面上会对土壤造成污染,需要使用地膜回收机来回收地膜,现有的地膜回收装置基本上已经满足了土壤污染治理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现有的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普遍在回收地模时,会将地膜上覆盖的泥土与地膜一起进行回收,对地膜的整理回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地膜回收机的工作压力,减少了地膜回收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普遍在进行回收地模时,因滚筒缠绕了太多的地膜,对机器在工作中产生影响,增加了滚筒的工作强度,不利于地膜的回收,且地膜经过长期在土壤里产生断裂,对地膜回收产生麻烦不易进行回收,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包括机体(1)、电机(3)和电动伸缩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6),且电动伸缩杆(16)左侧固定连接有刀片(15),所述机体(1)内部中间位置处左右两侧皆贯穿有第二转动杆(6),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6)靠近机体(1)内侧皆套设有传送带(19),且传送带(19)底端套设在第一转动杆(5)外部,所述第一转动杆(5)贯穿于机体(1)外表面,所述机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铲板(18),且铲板(18)顶端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卡杆(25),所述铲板(18)通过螺栓(20)固定连接在机体(1)内部底端,所述铲板(18)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地膜回收装置,包括机体(1)、电机(3)和电动伸缩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6),且电动伸缩杆(16)左侧固定连接有刀片(15),所述机体(1)内部中间位置处左右两侧皆贯穿有第二转动杆(6),两组所述第二转动杆(6)靠近机体(1)内侧皆套设有传送带(19),且传送带(19)底端套设在第一转动杆(5)外部,所述第一转动杆(5)贯穿于机体(1)外表面,所述机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铲板(18),且铲板(18)顶端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卡杆(25),所述铲板(18)通过螺栓(20)固定连接在机体(1)内部底端,所述铲板(18)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钉子筒(4),所述机体(1)顶端设置有电机(3),且电机(3)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杆(22),所述第二齿杆(22)与第一齿杆(17)通过齿轮连接,所述机体(1)顶端左右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座(9),且固定座(9)内部皆设置有第一齿杆(17),所述第一齿杆(17)靠近机体(1)外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11),且第一转轮(11)通过转动带(8)与第二转轮(2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轮(24)套设在第二转动杆(6)的外部,所述第一转轮(11)靠近机体(1)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上心盘(10),所述第一上心盘(10)顶端靠近机体(1)外侧通过转轴与连接杆(7)进行转动连接,且连接杆(7)底端通过转轴与第二上心盘(1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心盘(12)底端固定连接在卷膜筒(14)上,且卷膜筒(14)设置在机体(1)内部顶端,所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得林
申请(专利权)人:简得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