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用于光学元件的液晶组合物、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和用于显示装置的光学元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33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30
本说明书涉及由化学式1表示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用于光学元件的液晶组合物、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和用于显示装置的光学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用于光学元件的液晶组合物、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和用于显示装置的光学元件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3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51165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说明书涉及可聚合液晶化合物、用于光学元件的液晶组合物、聚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和用于显示装置的光学元件。
技术介绍
相位延迟器(phaseretarder)是一种改变通过相位延迟器的光的偏振状态的光学元件,并且也被称为波片。当电磁波通过相位延迟器时,偏振方向(电场矢量方向)变为与光轴平行或垂直的两个分量(正常射线和异常射线)之和,并且所述两个分量的矢量和根据相位延迟器的双折射和厚度而变化,因此,偏振方向在通过之后改变。在此,使光的偏振方向改变90度被称为四分之一波片(λ/4),以及使光的偏振方向改变180度被称为半波片(λ/2)。在此,相位延迟器的延迟值取决于波长,并且延迟值的波长色散分为正常波长色散、平坦波长色散、反向波长色散等。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的诸如延迟膜或偏光板的光学各向异性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n[化学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3 KR 10-2018-00511651.一种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
[化学式1]



其中,在化学式1中,
A1至A3各自为O或S;
B1至B3各自为直接键、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烷基;
R1至R3各自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烷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芳基;
P1和P2各自为可聚合官能团;
P3为氢、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氧基、或者可聚合官能团;
所述可聚合官能团为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吖丙啶基、马来酰亚胺基、(甲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
R4至R8各自为氢、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以及R4和R5彼此键合以形成环;
l、m、n、p、q和r各自为0至3的整数,并且当l、m、n、p、q或r为2或更大时,括号中的结构彼此相同或不同;
k为1或2,并且当k为2时,括号中的结构彼此相同或不同;以及
L1至L3各自为直接键或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
[化学式2]



在化学式2中,
Ar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芳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亚环烷基;
X为直接键、-O-、-(CH2)aCOO-、-OOC(CH2)b-、-(CH2)c-、-O(CH2)dO-、-(CH2)eO-、-O(CH2)f-、-CH=CH-、-NHNH-、-CH=N-、-N=CH-或-C≡C-;
a和b各自为0至10的整数;
c至f各自为1至10的整数;以及
t为1至3的整数,并且当t为2或更大时,括号中的结构彼此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
其中化学式1由以下化学式1-1或1-2表示: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在化学式1-1和1-2中,
A1至A3、B1至B3、R1至R3、P1至P3、L1至L3、l、m和n具有与化学式1中相同的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
其中Ar为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或者具有3至30个碳原子的亚环烷基;以及
X为-O-、-COO-、-OCH2O-、-CH2CH2-、-CH2O-或-OCH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
其中L1和L2各自由以下化学式2-1或2-2表示;
L3为直接键;以及
l、m和n各自为1或2:
[化学式2-1]



[化学式2-2]



在化学式2-1和2-2中,
t为1至3的整数,并且当t为2或更大时,括号中的结构彼此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液晶化合物,
其由以下化学式1-3至1-113中的任一者表示: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化学式1-6]



[化学式1-7]



[化学式1-8]



[化学式1-9]



[化学式1-10]



[化学式1-11]



[化学式1-12]



[化学式1-13]



[化学式1-14]



[化学式1-15]



[化学式1-16]



[化学式1-17]



[化学式1-18]



[化学式1-19]



[化学式1-20]



[化学式1-21]



[化学式1-22]



[化学式1-23]



[化学式1-24]



[化学式1-25]



[化学式1-26]



[化学式1-27]



[化学式1-28]



[化学式1-29]



[化学式1-30]



[化学式1-31]



[化学式1-32]



[化学式1-33]



[化学式1-34]



[化学式1-35]



[化学式1-36]



[化学式1-37]



[化学式1-38]



[化学式1-39]



[化学式1-40]



[化学式1-41]



[化学式1-42]



[化学式1-43]



[化学式1-44]



[化学式1-45]



[化学式1-46]



[化学式1-47]



[化学式1-48]



[化学式1-49]



[化学式1-50]



[化学式1-51]



[化学式1-52]



[化学式1-53]



[化学式1-54]



[化学式1-55]



[化学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敏英权赫俊李成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