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毫米波数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198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毫米波数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可变电容器包括n个并联的电容模块,每个电容模块包括一个第一固定电容、一个第二固定电容和一个开关电路单元,所述开关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电容,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电容,控制端输入控制开关电路单元导通和截止的控制信号;同一电容模块的第一固定电容和第二固定电容的电容值相等,不同电容模块的第一固定电容的电容值按照并联顺序依次为: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毫米波数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毫米波数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特征尺寸的下降,MOS管的转换速度越来越高,当前的主流工艺的MOS管能达到数十皮秒的水平。以至于在深亚微米工艺下,电路数字域的时间精度要远高于模拟域的电压精度。根据这个原则,2002年,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Staszewski博士提出了数字射频(DigitalRF)的新思路,开拓了射频电路数字化的全新领域。全数字锁相环作为数字射频中的关键模块,从其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全数字锁线环中大部分模块是由数字电路构成,且信号都是用数字形式表示,这也给环路设计带来了许多优势。数控振荡器是全数字锁相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数字振荡器的研究一种是全数字锁相环中一个关键点环节。毫米波频段内数控振荡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寄生电容。寄生电容会直接影响谐振腔Q值、工作频率、带宽等重要指标。因此在毫米波频段内设计数控振荡器,需要尽可能减小寄生电容。传统的数控振荡器采用数控介电常数差分传输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毫米波数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并联的电容模块,每个电容模块包括一个第一固定电容、一个第二固定电容和一个开关电路单元,所述开关电路单元设有控制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电容,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电容,控制端输入控制开关电路单元导通和截止的控制信号;同一电容模块的第一固定电容和第二固定电容的电容值相等,不同电容模块的第一固定电容的电容值按照并联顺序依次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数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并联的电容模块,每个电容模块包括一个第一固定电容、一个第二固定电容和一个开关电路单元,所述开关电路单元设有控制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电容,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电容,控制端输入控制开关电路单元导通和截止的控制信号;同一电容模块的第一固定电容和第二固定电容的电容值相等,不同电容模块的第一固定电容的电容值按照并联顺序依次为:Cp、2Cp、…、2n-1Cp,Cp为第一个电容模块的第一固定电容的电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数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并连接至控制端,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漏极,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MOS管的源极,第一MOS管和第三MOS管的源极接地,第二N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输出端,漏极连接第二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数控振荡器的可变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和第三MOS管均为NMOS管。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路夏思聪唐旭升张有明余旭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