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钪离子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电解质
,特别是涉及一种钪离子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好的电池,每月在2%以下(可恢复)。没有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为-20℃~60℃。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充电效率高达100%,而且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作用原理: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随着科学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钪离子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原料预处理:/nS11、制备有机复合液:将聚氧化乙烯和3,4-二氟苯甲酸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分散,调节混合溶液的pH至弱酸性,得到有机复合液;其中,聚氧化乙烯和3,4-二氟苯甲酸的质量比为(5~9):(1~3);/nS12、制备钪盐配位溶液:将钪盐和2,2-联吡啶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得到钪盐配位溶液;其中,钪盐和2,2-联吡啶的质量比为(8~15):(5~8);/nS2、制备S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钪离子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S11、制备有机复合液:将聚氧化乙烯和3,4-二氟苯甲酸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分散,调节混合溶液的pH至弱酸性,得到有机复合液;其中,聚氧化乙烯和3,4-二氟苯甲酸的质量比为(5~9):(1~3);
S12、制备钪盐配位溶液:将钪盐和2,2-联吡啶加入到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得到钪盐配位溶液;其中,钪盐和2,2-联吡啶的质量比为(8~15):(5~8);
S2、制备Sc3+配位聚合物:将钪盐配位溶液加入有机复合液中搅拌分散,停止搅拌并通入干燥空气,得到含有Sc3+配位聚合物的混合液;
S3、制备Sc3+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向含有Sc3+配位聚合物的混合液中加入锂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分散得到配位聚合物溶胶电解质,干燥即得Sc3+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钪离子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化乙烯、3,4-二氟苯甲酸、钪盐、2,2-联吡啶、锂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量份数依次为5~9份、1~3份、0.5~1份、0.25~0.8份、0.5~1.5份、0.2~0.7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钪离子配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化乙烯、3,4-二氟苯甲酸、钪盐、2,2-联吡啶、锂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重量份数依次为7份、2份、0.70~0.85份、0.35~0.55份、0.7~1.05份、0.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李国松,司文彬,李钧,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