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813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首先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钛酸锶纳米线,然后以聚氧化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为基体,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为锂盐,以钛酸锶纳米线为填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和热压处理制备电解质薄膜,得到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离子导电性、界面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锂离子电池多采用易挥发、易燃烧的有机液体电解质,存在着火乃至爆炸等安全隐患。以固体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可以保障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抑制锂枝晶的形成,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比液体电解质低了几个数量级,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固体电解质一般分为无机和有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较无机固体电解质而言,由聚合物基体和导电锂盐组成的有机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质轻、柔韧性好、热稳定性高、与电极的相容性好,且制备过程简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PEO基聚合物电解质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广泛,也是最有希望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一种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但PEO基体的室温结晶度高(60-70%),室温离子电导率低,不宜直接作为电解质使用。为此,国内外科研工作者们采用了多种改性的方法来增强体系的导电性能,主要包括加入增塑剂、共聚、共混及添加无机填料等。其中,共混技术简单有效,在实际生产中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包括基体和锂盐,所述基体为聚氧化乙烯-聚醋酸乙烯酯,所述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维无机填料,所述一维无机填料为钛酸锶纳米线,所述钛酸锶纳米线的长径比为20~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包括基体和锂盐,所述基体为聚氧化乙烯-聚醋酸乙烯酯,所述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维无机填料,所述一维无机填料为钛酸锶纳米线,所述钛酸锶纳米线的长径比为2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是由以下成分制备而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聚氧化乙烯50~65份、聚醋酸乙烯酯8~25份、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13~15份和钛酸锶纳米线4~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是由以下成分制备而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聚氧化乙烯50~54份、聚醋酸乙烯酯10~20份、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14~15份、钛酸锶纳米线4~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是由以下成分制备而成,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聚氧化乙烯54份、聚醋酸乙烯酯20份、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14份、钛酸锶纳米线4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化乙烯的粘均分子量为1×105~1×106;聚醋酸乙烯酯的粘均分子量为5×104。


6.一种掺杂钛酸锶纳米线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首先通过两步水热法制备钛酸锶纳米线,然后以聚氧化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为基体,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为锂盐,钛酸锶纳米线为填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和热压处理制备电解质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曼王锋丁瑜杨雄范保艳张瑶瑶伽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