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双极板和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电堆(以下简称电堆)主要构成部件为:端板、双极板(又称隔板)、膜电极(包含碳纸扩散层、电解质膜、催化层)。承担反应物(氢气和氧气)主要是双极板,双极板分为阴极板(氧气侧)和阳极板(氢气侧),材料分为金属板、石墨板和复合板。由于金属板强度高、重量轻且导电性好,因此金属双极板是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关于双极板的设计,国内外均有多项申请。金属双极板成型方式最常见的是超薄金属板的冲压,冲压具有可批量生产的优点,且双极板批量质量一致性好。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阳极板和阴极板的结构不同,因此需要两套模具,分别用来成型阳极板和阴极板,如此一来,就会增加模具开制费用,以及冲压时的模具更换时间,降低了极板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极板和燃料电池,可以减少模具开制费用,缩短冲压时的模具更换时间,提高极板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极板,包括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板(1)和阳极板(2),所述阴极板(1)和所述阳极板(2)为结构相同的单极板,所述阴极板(1)包括第一氧气接口(3)、第二氧气接口(4)、第一氢气接口(5)、第二氢气接口(6)、第一冷却液接口(7)和第二冷却液接口(8),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口(7)关于所述阴极板(1)的纵向中平面对称,所述第二冷却液接口(8)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口(7)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氢气接口(5)和第一氧气接口(3)关于所述阴极板(1)的横向中平面对称,所述第二氢气接口(6)和所述第二氧气接口(4)关于所述阴极板(1)的横向中平面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板(1)和阳极板(2),所述阴极板(1)和所述阳极板(2)为结构相同的单极板,所述阴极板(1)包括第一氧气接口(3)、第二氧气接口(4)、第一氢气接口(5)、第二氢气接口(6)、第一冷却液接口(7)和第二冷却液接口(8),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口(7)关于所述阴极板(1)的纵向中平面对称,所述第二冷却液接口(8)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接口(7)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氢气接口(5)和第一氧气接口(3)关于所述阴极板(1)的横向中平面对称,所述第二氢气接口(6)和所述第二氧气接口(4)关于所述阴极板(1)的横向中平面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氢气接口(5)和所述第二氧气接口(4)关于所述阴极板(1)的纵向中平面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1)上设置有氧气流道(9),所述氧气流道(9)关于所述阴极板(1)的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流道(9)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氧气接口(3)连通,所述氧气流道(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氧气接口(4)连通,所述氧气流道(9)呈折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1)包括反应侧和冷却侧,所述反应侧设置有多个导流凸起,相邻的导流凸起之间形成所述氧气流道(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流凸起包括第一导流凸起和第二导流凸起,所述第一导流凸起包括第一折线段(10)、第二折线段(11)和第三折线段(12),所述第二导流凸起包括第一分隔段(13)和第二分隔段(14),所述第一折线段(10)与所述第一氧气接口(3)连通,所述第一分隔段(13)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折线段(11)之间,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折线段(11)之间的所述氧气流道(9)分隔为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段(14)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折线段(12)之间,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张威,肖彪,刘智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