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809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设置有真空灭弧室、取电装置、电流检测装置、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金属屏蔽网、第一导电嵌件、第二导电嵌件、第三导电嵌件和第四导电嵌件;所述绝缘壳体上安装有进线电连接件、出线电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取电设备、电流传感器与电压传感器集成在极柱内部,可实现电容取电功能,实时监测电流情况,极柱内浇注的两只电压传感器可监测真空灭弧室断口两侧的电压,监测的电压、电流信号可用于预估设备状态及支撑馈线自动化,实现了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一步到位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压开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
技术介绍
传统的真空断路器为了保证性能的稳定运行,需要在其外部设置电流传感器与电压传感器,由于电流传感器与电压传感器体积大,因此导致真空断路器占用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同时,国家现在大力推进配电网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高配电一、二次设备的标准化、集成化水平,提升配电设备运行水平、解决配电自动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二次接口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等迫切问题。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满足配网智能化、成套一体化、功能模块化、互换灵活化的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的成套化固封极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用于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其能够将取电设备、电流传感器与电压传感器集成在极柱内部,可实现电容取电功能,实时监测电流情况,极柱内浇注的两只电压传感器可监测真空灭弧室断口两侧的电压,监测的电压、电流信号可用于预估设备状态及支撑馈线自动化,实现了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一步到位的目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浇注有真空灭弧室、取电装置、电流检测装置、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金属屏蔽网、第一导电嵌件、第二导电嵌件、第三导电嵌件和第四导电嵌件。所述绝缘壳体上安装有进线电连接件、出线电连接件。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绝缘壳体内还设置有出线导电杆。所述金属屏蔽网连接于所述出线导电杆。所述出线导电杆连接所述出线电连接件。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端连接所述进线电连接件。所述电流检测装置采用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出线导电杆同轴布置,通过电流传感器二次引线将电流信号引出。所述电流检测装置可采用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电流传感器采取同样的布置方式。所述取电装置采用取电PT。所述取电PT的一端通过取电PT一次引线连接所述金属屏蔽网,另一端通过取电PT二次引线将电压信号引出。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围绕所述真空灭弧室的断口布置,一端通过第一电压传感器一次引线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端,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压传感器二次引线将电压信号引出。所述第二电压传感器围绕所述真空灭弧室的断口布置,一端通过第二电压传感器一次引线连接所述金属屏蔽网,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压传感器二次引线将电压信号引出。其技术效果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电压传感器可合环运行,相对布置在固封极柱的中心两侧,同时监测真空灭弧室断口两侧的相电压、零序电压信号;所述电流传感器具备采集相序电流信号和零序电流信号的能力,还可兼容常规电流互感器,实现相序信号和零序电流信号的监测。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出线导电杆的一端通过软连接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相连,另一端连接所述出线电连接件。其技术效果在于:实现电路回路。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绝缘壳体上还安装有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绝缘壳体。其技术效果在于:用于接通或者断开回路。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软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和所述绝缘拉杆,另一端连接所述出线导电杆。其技术效果在于:将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引出。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金属屏蔽网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的外侧延伸至所述绝缘拉杆的外侧。其技术效果在于:解决了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后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升了设备整体电磁抗干扰水平。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电流传感器二次引线通过第四导电嵌件将电流信号引出。所述取电PT二次引线通过第三导电嵌件将电压信号引出。所述第二电压传感器二次引线通过第二导电嵌件将低压端电压信号引出。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二次引线通过第一导电嵌件将高压端电压信号引出。其技术效果在于:实现电压信号的引出。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取电装置通过绝缘壳体上开设的全绝缘电源电压互感器接口供电。所述绝缘壳体内对应所述全绝缘电源电压互感器接口设有导体。所述导体的一端通过导体引线连接所述金属屏蔽网,另一端通过全绝缘电源电压互感器接口连接电缆,将电压信号引出。其技术效果在于:实现取电功能。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所述进线电连接件的一侧开设有进线端盖。所述进线端盖通过进线密封件密封。所述进线密封件通过进线螺母压紧。其技术效果在于:有效减少弹跳和磨损,增加环境耐受度。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所述出线电连接件的一侧开设有出线端盖。所述出线端盖通过出线密封件密封。所述出线密封件通过出线螺母压紧。其技术效果在于:有效减少弹跳和磨损,增加环境耐受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1.集成度高,设计合理且完全实用,提高了一二次设备集成化、模块化水平,满足了一二次设备接口兼容性、扩展性和互换性的要求,达成了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一步到位的目标。不仅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外置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导致的真空断路器体积大的问题,还可以减少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导致的受腐蚀问题。2.固封极柱内浇注两只电压传感器,可合环运行,同时监测真空灭弧室断口两侧的相电压、零序电压信号;固封极柱内的电流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电流情况,监测的电压、电流信号可用于预估设备状态及支撑馈线自动化;固封极柱内浇注的电容取电PT,可实现电容取电功能,或者通过浇注全绝缘电源电压互感器接口,实现取电功能。3.固封极柱内除了可以浇注电流传感器实现相序和零序电流信号监测之外,也兼容常规的电流互感器实现相序和零序电流信号的监测。4.内部电场分布均匀,合闸后罩体内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差,均压效果好,绝缘能力强,二次信号线采用绝缘层加新型半导体层的屏蔽技术,结合有效接地方式,解决了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后的电磁干扰问题,提升了设备整体电磁抗干扰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正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二次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设置有真空灭弧室、取电装置、电流检测装置、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金属屏蔽网、第一导电嵌件、第二导电嵌件、第三导电嵌件和第四导电嵌件;/n所述绝缘壳体上安装有进线电连接件、出线电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内设置有真空灭弧室、取电装置、电流检测装置、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金属屏蔽网、第一导电嵌件、第二导电嵌件、第三导电嵌件和第四导电嵌件;
所述绝缘壳体上安装有进线电连接件、出线电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壳体内还设置有出线导电杆;
所述金属屏蔽网连接于所述出线导电杆;
所述出线导电杆连接所述出线电连接件;
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端连接所述进线电连接件;
所述电流检测装置采用电流传感器;
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出线导电杆同轴布置,通过电流传感器二次引线将电流信号引出;
所述取电装置采用取电PT;
所述取电PT的一端通过取电PT一次引线连接所述金属屏蔽网,另一端通过取电PT二次引线将电压信号引出;
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围绕所述真空灭弧室的断口布置,一端通过第一电压传感器一次引线连接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端,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压传感器二次引线将电压信号引出;
所述第二电压传感器围绕所述真空灭弧室的断口布置,一端通过第二电压传感器一次引线连接所述金属屏蔽网,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压传感器二次引线将电压信号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线导电杆的一端通过软连接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相连,另一端连接所述出线电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壳体上还安装有绝缘拉杆;
所述绝缘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相连,另一端伸出所述绝缘壳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生张文凯张艳晓李俊豪吴小钊张杰李长鹏遵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