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评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97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教学评价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导入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评价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与退出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用户在登录时上传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学号、学生年龄以及学生所在班级或教师的登录名、教师所教班级,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学习信息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的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教学时长、教师所带班级平均分信息,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评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
,尤其涉及一种教学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倡独立也越来越大,而素质教育不仅要考量学生的成绩,还有考量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小学时代成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在小学时,学生若能养成良好的品质,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将会是一生的。本专利技术所针对的人群就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要想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均进行考量,是较难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对学生的成绩与参加公益活动的方面进行考量,力求对学生进行更为精准的评价,避免了传统教育仅从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判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教学评价系统,其解决了目前对学生的评价仅从考试成绩这一方面评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为:一种教学评价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导入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评价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与退出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用户在登录时上传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学号、学生年龄以及学生所在班级或教师的登录名、教师所教班级,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学习信息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的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教学时长、教师所带班级平均分信息,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信息导入模块用于采集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或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与信息导入模块所采集的信息,评价模块根据数据分析模块对学生或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评价模块所得的信息,还具有储存模块,储存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储存,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在对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标记为T,将学生在成绩栏所得的综合成绩标记为X,当T≥卷面总分×95%时,X=1,当T<卷面总分×95%且T≥卷面总分×85%时,X=0.9,当T<卷面总分×85%且T≥卷面总分×70%时,X=0.8,当T<卷面总分×70%且T≥卷面总分×60%时,X=0.7,当T<卷面总分×60%且T≥卷面总分×45%时,X=0.6,当T<卷面总分×45时,X=0.5,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标记为M,将学生在此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栏所得成绩标记为Y,以学年为评价周期,当M≥15时,Y=1,当M<15且M≥13时,Y=0.9,当M<13且M≥10时,Y=0.8,当M<10且M≥7时,Y=0.7,当M<7且M≥4时,Y=0.6,当M<4时,Y=0.5,所述发数据分析模块在对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时,将教师的教学时长标记为N,将教师在此栏所得成绩标记为Z,所述N的单位为分钟当N≤40且N>35时,Z=1,当N≤35且N>33时,Z=0.9,当N≤33且N>30时,Z=0.8,当N≤30且N>25时,Z=0.7,当N≤25且N>20时,Z=0.6,将教师所带班级平均分信息标记为A,将教师在此栏所得成绩标记为B,当A≥卷面总分×90%时,B=1,当A≥卷面总分×85%且A<卷面总分×90%时,B=0.9,当A≥卷面总分×80%且A<卷面总分×85%时,B=0.8,当A≥卷面总分×65%且A<卷面总分×80%时,B=0.7,当A≥卷面总分×50%且A<卷面总分×65%时,B=0.6,当A<卷面总分×50%时,B=0.5,所述评价模块能够根据预设公式对上述评分进行显示,以对学生及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优选的,所述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内还具有参数D,参数D代表学生平均每次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长,D单位为分钟,还具有系数C,当D≥90分钟时,系数C=1.3,当D<90分钟且D≥75分钟时,系数C=1.2,当D<75分钟且D≥65分钟时,系数C=1.1,当D<65分钟且D≥55分钟时,系数C=1,当D<55分钟且D≥45分钟时,系数C=0.9,当D<45分钟时,系数C=0.8,所述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最终得分标记为W,且W=C×Y。优选的,评价模块的预设公式分为两个,其中一个预设公式为学生的综合评价公式,另一个为教师的综合评价公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公式为:(X+W)×教师对学生的评分值×1.2,并得出结果P,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公式为:Z+(B×1.3)×学生对教师的评分值的平均数,并得出结果Q。优选的,所述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用S表示,S=教师对学生的评分值,所述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用G表示,且G为学生对教师的评分的平均数,且S与G均≥0.8且≤1.2。优选的,当所述P>3.00时,评价结果为优异,当所述P≤3.00且P>2.70时,评价结果为优秀,当所述P≤2.70且P>1.40时,评价结果为一般,当所述P≤1.40时,评价结果为待进步;当所述Q>2.5时,评价结果为优,当所述Q≤2.5且Q>2.0时,评价结果为好,当所述Q≤2.0时,评价结果为一般,且上述评价结果均显示在数据显示模块上。优选的,所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信息为匿名评价。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方案不仅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还引入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及时间,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加符合国家近些年来制定的素质教育的标准,从而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且本方案在实施的时候,还能对教师进行评价,且评价的方法中不仅具有传统评价方法中的成绩因素,还引入了教师的上课时长因素,从而对教师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在本专利技术实施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式,采用匿名评价的方式,更加能够接近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教学评价系统,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导入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评价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与退出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用户在登录时上传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学号、学生年龄以及学生所在班级或教师的登录名、教师所教班级。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学习信息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的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教学时长、教师所带班级平均分信息,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信息导入模块用于采集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或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与信息导入模块所采集的信息,评价模块根据数据分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导入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评价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与退出模块,/n用户登录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用户在登录时上传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学号、学生年龄以及学生所在班级或教师的登录名、教师所教班级,/n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学习信息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n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的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教学时长、教师所带班级平均分信息,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n信息导入模块用于采集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或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n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与信息导入模块所采集的信息,/n评价模块根据数据分析模块对学生或教师进行综合评价,/n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评价模块所得的信息,/n还具有储存模块,储存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储存,/n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在对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标记为T,将学生在成绩栏所得的综合成绩标记为X,/n当T≥卷面总分×95%时,X=1,/n当T<卷面总分×95%且T≥卷面总分×85%时,X=0.9,/n当T<卷面总分×85%且T≥卷面总分×70%时,X=0.8,/n当T<卷面总分×70%且T≥卷面总分×60%时,X=0.7,/n当T<卷面总分×60%且T≥卷面总分×45%时,X=0.6,/n当T<卷面总分×45时,X=0.5,/n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标记为M,将学生在此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栏所得成绩标记为Y,以学年为评价周期,/n当M≥15时,Y=1,/n当M<15且M≥13时,Y=0.9,/n当M<13且M≥10时,Y=0.8,/n当M<10且M≥7时,Y=0.7,/n当M<7且M≥4时,Y=0.6,/n当M<7,Y=0.5,/n所述发数据分析模块在对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时,将教师的教学时长标记为N,将教师在此栏所得成绩标记为Z,所述N的单位为分钟,/n当N≤40且N>35时,Z=1,/n当N≤35且N>33时,Z=0.9,/n当N≤33且N>30时,Z=0.8,/n当N≤30且N>25时,Z=0.7,/n当N≤25且N>20时,Z=0.6,/n将教师所带班级平均分信息标记为A,将教师在此栏所得成绩标记为B,/n当A≥卷面总分×90%时,B=1,/n当A≥卷面总分×85%且A<卷面总分×90%时,B=0.9,/n当A≥卷面总分×80%且A<卷面总分×85%时,B=0.8,/n当A≥卷面总分×65%且A<卷面总分×80%时,B=0.7,/n当A≥卷面总分×50%且A<卷面总分×65%时,B=0.6,/n当A<卷面总分×50%时,B=0.5,/n所述评价模块能够根据预设公式对上述评分进行显示,以对学生及教师进行综合评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登录模块、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导入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评价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与退出模块,
用户登录模块用于用户登录,用户在登录时上传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学号、学生年龄以及学生所在班级或教师的登录名、教师所教班级,
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学习信息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
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教师的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包括教师的教学时长、教师所带班级平均分信息,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
信息导入模块用于采集教师对学生的评分信息或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信息,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第二信息采集模块与信息导入模块所采集的信息,
评价模块根据数据分析模块对学生或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评价模块所得的信息,
还具有储存模块,储存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储存,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在对第一信息采集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标记为T,将学生在成绩栏所得的综合成绩标记为X,
当T≥卷面总分×95%时,X=1,
当T<卷面总分×95%且T≥卷面总分×85%时,X=0.9,
当T<卷面总分×85%且T≥卷面总分×70%时,X=0.8,
当T<卷面总分×70%且T≥卷面总分×60%时,X=0.7,
当T<卷面总分×60%且T≥卷面总分×45%时,X=0.6,
当T<卷面总分×45时,X=0.5,
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标记为M,将学生在此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信息栏所得成绩标记为Y,以学年为评价周期,
当M≥15时,Y=1,
当M<15且M≥13时,Y=0.9,
当M<13且M≥10时,Y=0.8,
当M<10且M≥7时,Y=0.7,
当M<7且M≥4时,Y=0.6,
当M<7,Y=0.5,
所述发数据分析模块在对第二信息采集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时,将教师的教学时长标记为N,将教师在此栏所得成绩标记为Z,所述N的单位为分钟,
当N≤40且N>35时,Z=1,
当N≤35且N>33时,Z=0.9,
当N≤33且N>30时,Z=0.8,
当N≤30且N>25时,Z=0.7,
当N≤25且N>20时,Z=0.6,
将教师所带班级平均分信息标记为A,将教师在此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