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968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评价对象并收集相关参数;2)确定评价参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3)对评价参数体系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分级评价和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4)根据内源微生物油藏综合评价等级表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终适应性评价结果。该方法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出油藏的优劣情况,其提供的建议可以使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系统化、定量化,避免了单因素评价的片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驱油
,具体涉及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物采油分为外源和内源两种形式:外源微生物采油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注入的菌种与油藏内源菌种协同作用差、有效期短,菌种生产和施工成本较高;相比之下,内源微生物驱油更能体现出微生物采油“低成本、工艺简单、环保、适用范围广”四大优势。此外,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油田进入注水开发的后期,地层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因此,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油田开发后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微生物采油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针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方法的研究较少。在同一适合微生物驱油油藏中,不同参数的变化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并不相同,某些参数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综合评价值大幅度变化,而另一些参数的变化影响可能很小。在对内源微生物油藏适应条件中提到的注水开发两年以上,实际也是对内源菌菌浓的要求。而在大港油田研究院给出的内源微生物驱油藏筛选评价方法中,虽然包含油藏参数和菌浓参数,但在本质上还是单参数评价,不能反映出在同一油藏中各个参数的相对重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与评价事物相关性较大的各个因素从而对其做出评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价与决策方法,能够得到综合定量的评价结果,避免了单因素评价的片面性,能够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评价对象并收集相关参数;评价对象可以是区块,也可以是井组;2)确定评价参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3)对评价参数体系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分级评价和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4)根据内源微生物油藏综合评价等级表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终适应性评价结果。该方法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出油藏的优劣情况,其提供的建议可以使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系统化、定量化,避免了单因素评价的片面性。优选地,结合我国微生物矿场试验(包括高温、高矿化度、低渗、高凝油、稠油等特殊油藏类型)的应用,综合油藏地质及反应动力学特征,筛选出7个重要指标(采出水中总菌浓、温度、原油粘度、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蜡量和原油密度)作为微生物驱油的评价指标。优选地,各指标权重系数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同时引入了Saaty提出的1~9标度法,构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并计算判断矩阵偏离的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比率,确定权重分配是否可信。分别确定采出水中总菌浓、温度、原油粘度、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蜡量和原油密度7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评价系数法是价值工程中确定功能价值的一种主要方法。1~9标度法不仅可以对功能之间的重要性及重要性大小进行明确地评价与判断,而且还可以检验并保持评价过程的一致性。计算得到权重向量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R=0.086<0.1,权重分配可信。即所述采出水中总菌浓、温度、原油粘度、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蜡量和原油密度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983、0.2479、0.1458、0.0962、0.0571、0.0333和0.0213。在对区块进行评价时,时常遇到某一特定区块数据不全的现象,这样7个单因素评价指标就变成了6个甚至5个(一般不能低于五个),缺少的指标就会影响综合评价值。为了消去这种轻重情况的影响,采用变权方法(冯其红,王树义,吴妍,等.变权方法在区块整体调剖模糊选井中的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4):45-47.)。变权就是使剩下的几个指标权重的相对值不变、绝对值变化的一种方法。下面的公式说明了它的原理:其中,j为空缺指标标号,对评价参数缺失的指标,经变权理论处理后仍能进行评价,虽然精度会下降,但该理论简单,应用起来非常有效。每次计算时各指标权重系数可以不用重新计算,如果评价参数体系不变,权重系数可以直接引用,若目标评价体系缺少其中的某几个参数,权重系数需依据变权原理重新计算获取。在本专利技术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中,所述单项指标评价分级评价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分类。在本专利技术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中,所述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利用指标权重系数进行加权运算,得到综合评价参数,进而得到综合评判结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中,内源微生物油藏综合评价等级表中分为三个等级:I级,温度、菌浓、粘度均适合,综合评价参数为0.8~1;II级,虽然油藏的各个因素对微生物生长有一定影响,但能够通过方案及工艺调整克服的,综合评价参数为0.6~0.8;III级,温度、菌浓、粘度符合程度低,无法直接进行内源微生物采油试验,综合评价参数小于0.6。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与评价事物相关性较大的各个因素从而对其做出评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价与决策方法,能够得到综合定量的评价结果,避免了单因素评价的片面性,能够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区块Q试验区微生物浓度跟踪监测结果。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区块Q试验区生产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面对新疆油田某区块Q进行内源微生物驱适应性评价,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评价对象为区块Q并收集相关参数:油藏温度39℃,油藏渗透率123×10-3μm2,原油密度0.862g/cm3,原油黏度5.6mPa·s,含蜡量4%,地层水矿化度8450mg/L,总菌浓104个/mL。2、确定评价参数体系:评价综合参数包括7个重要指标,不需要应用变权原理,权重系数为:即所述采出水中总菌浓、温度、原油粘度、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蜡量和原油密度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983、0.2479、0.1458、0.0962、0.0571、0.0333和0.0213。3、单项指标评价分级评价和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单项指标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评价等级按单因素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适合”、“较适合”、“一般”、“不适合”。以温度指标为例,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活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要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速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微生物生长繁殖起抑制作用,四个等级确定是通过对油藏微生物生长温度和现有油藏标准修订得到的。通过对近50株常用采油微生物调研发现,最适宜生长温度在30-55℃之间。对油藏筛选涉及参数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适合”、“较适合”和“不适合”,具体分级如下:I级:温度、菌浓、粘度均适合,综合评价参数0.8-1.0;II级:虽对生长有一定影响,但能够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确定评价对象并收集相关参数;/n2)确定评价参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n3)对评价参数体系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分级评价和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n4)根据内源微生物油藏综合评价等级表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终适应性评价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评价对象并收集相关参数;
2)确定评价参数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3)对评价参数体系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分级评价和多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4)根据内源微生物油藏综合评价等级表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终适应性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评价指标包括:采出水中总菌浓、温度、原油粘度、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蜡量和原油密度7个评价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同时引入1~9标度法,构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确定了采出水中总菌浓、温度、原油粘度、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含蜡量和原油密度7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了权重向量后,计算判断矩阵偏离的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比率,确定权重分配是否可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筛选评价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建龙俞理黄立信崔庆锋马原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