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脑电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脑电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关脑机接口的应用的专利大多与神经反馈训练和VR与AR的数字内容控制有关,例如,专利CN109814720A公示的内容中,BCI被用于对VR虚拟内容的控制,以及专利CN109166612A中提到的一种基于眼电和脑电的游戏场景,是一种主要用于控制外骨骼设备的康复训练系统;再或者专利CN106406510A中一种基于通过脑电运动想象算法配合3D数字内容的康复训练系统。相关技术中还有艺术家将人体脑电信号,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将用户的脑电信息转为抽象的艺术图像。此场景中,脑电的数据是离线获取后,通过算法转为抽象的艺术品。该场景缺乏实时性,此外艺术内容为白色缺乏彩色的内容。相关技术中只是将脑电信号作为训练或者VR设备的操作方式,与脑电信号转为数字内容并无直接关系,且模式较为传统。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电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交互场景内的目标对象的脑电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n根据所述脑电数据,确定所述交互场景对应的视觉内容;/n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交互设备;/n将所述视觉内容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进行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电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交互场景内的目标对象的脑电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脑电数据,确定所述交互场景对应的视觉内容;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交互设备;
将所述视觉内容发送给所述交互设备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交互场景内的目标对象的脑电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包括:
接收脑电采集设备发送的所述目标对象的脑电数据;
接收定位装置发送的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下列至少之一:基站,雷达,标签识别装置,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脑电数据,确定所述交互场景对应的视觉内容包括:
根据所述脑电数据确定目标对象的大脑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大脑属性信息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情绪信息,专注度信息,内容共鸣度,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大脑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交互场景对应的所述视觉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大脑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交互场景对应的所述视觉内容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将所述大脑属性信息转化为文本信息;
将所述大脑属性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大脑属性信息确定操作指令的显示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交互场景内的目标对象的脑电数据,以及所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思阳,杨利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鲸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