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电源及其上电时序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电源及上电时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一些组合电源对于应用场合有要求,组合电源需具有正负双电压输出,且负电源要先于正电源上电输出,否则易导致用电系统损坏。目前国内外的组合电源时序控制技术主要由MCU系统控制完成。该上电时序控制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缺点:1.需要辅助电源为时序控制电路供电。2.MCU系统上电时需要复位,复位阶段I/O状态不定,易上电造成时序失控。3.难以实现各组电源间的隔离。4.电路复杂,需要较大PCB板面,难以实现小型化集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正负输出组合电源及其上电时序控制方法,不需要MCU系统,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易集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电源,包含负输出电源模块N1和正输出电源模块N2;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入端VIN和电源地端GND1端分别对应连接至供电电源的输入电源正端、地线端;负输出电源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电源,其特征是,包含负输出电源模块N1和正输出电源模块N2;/n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入端VIN和电源地端GND1端分别对应连接至供电电源的输入电源正端、地线端;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出端VOUT、地线端GND2分别连接至负电源负载;/n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输入端VIN和电源地端GND1端分别对应连接至供电电源的输入电源正端、地线端;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输出端VOUT、地线端GND2分别连接至正电源负载;/n负输出电源模块N1、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地线端GND2相连;/n正输出电源模块N2具有一使能端;通过连接在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出端VOUT与输出地线端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电源,其特征是,包含负输出电源模块N1和正输出电源模块N2;
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入端VIN和电源地端GND1端分别对应连接至供电电源的输入电源正端、地线端;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出端VOUT、地线端GND2分别连接至负电源负载;
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输入端VIN和电源地端GND1端分别对应连接至供电电源的输入电源正端、地线端;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输出端VOUT、地线端GND2分别连接至正电源负载;
负输出电源模块N1、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地线端GND2相连;
正输出电源模块N2具有一使能端;通过连接在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出端VOUT与输出地线端之间的延迟单元向使能端输出使能信号,使正输出电源模块在负输出电源模块输出负电压后,延迟输出正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源,其特征是,延迟单元包括光耦N3、电阻R1、电容C1和稳压二极管VD1;
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出地线端GND2通过电阻R1连接至稳压二极管VD1的阴极、光耦N3的其中一个输入端,负输出电源模块N1的输出端VOUT连接至光耦N3的其中另一个输入端、稳压二极管VD1的阳极;光耦N3的一个输出端与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使能端EN相连,光耦N3的一个输出端与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输入地线端GND1相连;光耦N3的两个输入端之间跨接电容C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电源,其特征是,所述正输出电源模块N2的使能端的使能信号为低电平时触发正输出电源模块N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吴力涛,孙帮东,刘艳,仇晨光,贾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