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孤子脉冲串的全光放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光孤子脉冲串的全光放大方法。
技术介绍
全光信号处理比电信号处理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大的带宽。现代非线性光学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超快全光设备的发展,全光放大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光孤子是在光学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局域化光波,能够长距离传输而保持形状不改变。由于在光通信和光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潜在应用,过去几十年中对光孤子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孤子的存在与稳定性研究,孤子碰撞及相互作用,以及高阶孤子等。随着光孤子概念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Hasegawa和Kodama在理论上提出了孤子放大的机制,实际中可由掺铒放大器、喇曼放大器、参数放大器和半导体放大器来实现。目前在孤子放大中,掺铒放大器和喇曼放大器使用的较多。这些放大器在实际使用中有各自的限制,尤其对于飞秒量级的超短脉冲的放大,掺铒放大器和喇曼放大器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对掺铒放大器,超短脉冲的放大是基于具有相当高浓度(浓度在1000ppm-2000ppm之间)的铒掺杂。对于喇曼放大,非线性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孤子脉冲串的全光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产生初始光孤子脉冲串,并将初始光孤子脉冲串注入单模光纤中传输;/nS2,控制初始光孤子脉冲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孤子脉冲串的全光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产生初始光孤子脉冲串,并将初始光孤子脉冲串注入单模光纤中传输;
S2,控制初始光孤子脉冲串在单模光纤中传输zA=23.8095-34.5238km,使初始光孤子脉冲串的峰值功率P下降到2.5788-0.4293W,得到衰减的光孤子脉冲串;
S3,在单模光纤的zA处注入功率为P0的连续平面波,与衰减的光孤子脉冲串混合,构成形式为的混合波,并让混合波继续在单模光纤中传输;
S4,在连续平面波作用下,衰减的光孤子脉冲串被逐渐放大,并在单模光纤中继续传输LA=0.2893-1.5381km时,衰减的脉冲串被放大,形成具有平面波背景的放大光孤子脉冲串;
S5,在单模光纤的位置zA+LA处,放置频谱过滤器,以放大光孤子脉冲串的波长1550nm为中心、0.2nm为宽度进行频谱过滤,得到零背景稳定传输的放大光孤子脉冲串,此时,零背景稳定传输的放大光孤子脉冲串与初始光孤子脉冲串具有相同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孤子脉冲串的全光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在产生初始光孤子脉冲串时,通过如下过程来实现:
皮秒光脉冲在单模光纤中的传输由如下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来描述:
公式(1)中,A=A(z,T)是电磁场慢变包络,z是传输距离,T是随脉冲以群速度vg移动的参考系中的时间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