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
本专利技术与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有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等高规格行动装置的发展,高画质的小型摄影镜头已是标准配备,又随着网络社群的流行,越来越多人喜欢拍照或自拍后与别人分享,又有如游戏机、行车纪录器、安保摄影机镜头等对拍摄角度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镜头拍摄角度与画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另外,现有的可见光、红外双波段变焦系统大多由两个单独系统组成,不仅系统体积大,且整体结构复杂。此外,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目标被遮挡、伪装、烟雾干扰、昼夜交替,而进行光路和波段转换时,需要重新搜索目标,才能对目标进行观察,也就是在可见光与红外双波段使用下,必须重新调焦才能使镜头拍摄画质较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尤指一种具短镜头长度且同时在可见光与红外双波段使用时,在不需重新调焦下,两者皆有好性能的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为达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光圈和由四片透镜所组成的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n光圈;/n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n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n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光圈和由四片透镜所组成的光学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
光圈;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并满足下列条件:-0.8<f1/f2<-0.4。
3.根据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并满足下列条件:-1.6<f2/f3<-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并满足下列条件:-0.8<f3/f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并满足下列条件:0.6<f1/f3<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片式双波段成像镜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并满足下列条件:0.3<f2/f4<1.2。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叡,李钧胜,
申请(专利权)人:新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