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767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三维地震成果数据;根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根据测井数据确定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根据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波阻抗值;根据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以及波阻抗值确定砂岩和泥岩的分布范围;根据砂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砂岩;根据泥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泥岩;根据有效砂岩和有效泥岩的分布位置识别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识别地下的有利成矿的“泥‑砂‑泥”地质结构,加快砂岩铀矿的勘探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砂岩型铀矿勘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砂岩型铀矿的勘查中,砂岩是砂岩型铀矿的赋存空间,上覆和下伏的泥岩层可以成为良好的隔水层,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及后期开采提供了条件,因此如何快速准确识别砂岩铀矿有利成矿的“泥-砂-泥”地质结构,对于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的研究非常重要。而现有技术中还不能快速识别地下的有利成矿的“泥-砂-泥”地质结构,因此,需要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为砂岩铀矿有利成矿地层结构的勘查提供技术方法,加快砂岩铀矿的勘探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及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地下的有利成矿的“泥-砂-泥”地质结构,加快砂岩铀矿的勘探周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待勘查区的三维地震数据;对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三维地震成果数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用于地震波阻抗反演;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编、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叠加和偏移处理;获取所述待勘查区的施工测井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井径、电阻率、声波时差、电流、密度、自然电位、定量伽马和岩性;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根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根据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以及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确定砂岩的分布范围和泥岩的分布范围;根据所述砂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砂岩;所述有效砂岩为厚度20-60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2的砂岩;根据所述泥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泥岩;所述有效泥岩为厚度大于5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2的泥岩;根据所述有效砂岩和所述有效泥岩的分布位置识别所述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所述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为所述有效砂岩上部和下部均覆有所述有效泥岩。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具体包括: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合成地震记录,得到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的标定;对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进行层位追踪,以及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的同向轴特征识别断裂位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测井数据,采用公式波阻抗=密度/声波时差确定地层波阻抗值;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岩石物理分析,确定所述目的层的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根据所述目的层的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确定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具体包括:利用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从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提取地震子波;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反演初始模型;利用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所述地震子波以及所述反演初始模型进行地震波阻抗反演,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系统,包括:三维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勘查区的三维地震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三维地震成果数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用于地震波阻抗反演;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编、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叠加和偏移处理;测井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勘查区的施工测井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井径、电阻率、声波时差、电流、密度、自然电位、定量伽马和岩性;层位和构造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波阻抗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目的层的波阻抗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分布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以及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确定砂岩的分布范围和泥岩的分布范围;有效砂岩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砂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砂岩;所述有效砂岩为厚度20-60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2的砂岩;有效泥岩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泥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泥岩;所述有效泥岩为厚度大于5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2的泥岩;地层结构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砂岩和所述有效泥岩的分布位置识别所述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所述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为所述有效砂岩上部和下部均覆有所述有效泥岩。可选的,所述层位和构造数据确定模块具体包括:层位的标定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合成地震记录,得到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的标定;层位和构造数据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进行层位追踪,以及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的同向轴特征识别断裂位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可选的,所述波阻抗范围确定模块具体包括:地层波阻抗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采用公式波阻抗=密度/声波时差确定地层波阻抗值;波阻抗差异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岩石物理分析,确定所述目的层的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波阻抗范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层的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确定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可选的,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确定模块具体包括:地震记录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地震子波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提取地震子波;反演初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反演初始模型;目的层的波阻抗值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所述地震子波以及所述反演初始模型进行地震波阻抗反演,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及系统,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通过技术方法的实施,形成一种砂岩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质结构的识别方法,通过开展地震波阻抗反演获取目的层的波阻抗分布情况,根据砂岩与泥岩的波阻抗差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勘查区的三维地震数据;/n对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三维地震成果数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用于地震波阻抗反演;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编、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叠加和偏移处理;/n获取所述待勘查区的施工测井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井径、电阻率、声波时差、电流、密度、自然电位、定量伽马和岩性;/n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n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n根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n根据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以及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确定砂岩的分布范围和泥岩的分布范围;/n根据所述砂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砂岩;所述有效砂岩为厚度20-60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勘查区的三维地震数据;
对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三维地震成果数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用于地震波阻抗反演;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编、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叠加和偏移处理;
获取所述待勘查区的施工测井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井径、电阻率、声波时差、电流、密度、自然电位、定量伽马和岩性;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
根据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以及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确定砂岩的分布范围和泥岩的分布范围;
根据所述砂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砂岩;所述有效砂岩为厚度20-60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2的砂岩;
根据所述泥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泥岩;所述有效泥岩为厚度大于5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2的泥岩;
根据所述有效砂岩和所述有效泥岩的分布位置识别所述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所述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为所述有效砂岩上部和下部均覆有所述有效泥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具体包括:
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合成地震记录,得到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的标定;
对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进行层位追踪,以及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的同向轴特征识别断裂位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采用公式波阻抗=密度/声波时差确定地层波阻抗值;
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岩石物理分析,确定所述目的层的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确定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
从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提取地震子波;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反演初始模型;
利用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所述地震子波以及所述反演初始模型进行地震波阻抗反演,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


5.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维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勘查区的三维地震数据;
预处理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伟李继木曹成寅黄昱丞郭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