τ-p域地表非一致性长波长静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76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τ‑p域地表非一致性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对陆上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2)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3)将预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从时间‑空间域变换到τ‑p域;4)计算每一个射线参数对应的静校正量;5)对变换后的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6)将静校正后的地震资料从τ‑p域变换到时间‑空间域。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深度界面的反射波沿其在近地表低速层中的实际传播路径进行校正,克服了常用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的不足,得到更加准确的静校正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τ-p域地表非一致性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τ-p域地表非一致性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属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地震资料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陆上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广泛采用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的静校正方法。地表一致性假设认为近地表低速层的速度远小于其下覆基岩速度,反射波在近地表层中沿垂直方向传播。因此,地表同一位置接收的不同深度界面的反射波在近地表低速层中的传播路径相同,从而传播时间相同。将反射波在近地表低速层中的传播时间消去,就避免了近地表低速层对深部反射波同相轴的影响。这类方法在近地表低速层速度和基岩速度差异大的地区通常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在近地表低速层速度和基岩速度差异小的地区,反射波在近地表低速层中沿倾斜方向传播。反射波在近地表低速层中的传播方向受反射界面的深度、炮检点间距、近地表低速层速度和基岩速度的影响。地表同一位置接收的不同深度界面的反射波在近地表低速层中的传播路径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传播时间。因此,针对不同的反射波需要不同的静校正量。将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的静校正方法应用于这些地区采集的地震数据,难以消除近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τ-p域地表非一致性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对陆上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振幅均衡、去除面波、压制随机噪声;/n步骤二:利用初至走时数据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近地表速度模型采用正方形网格离散;/n步骤三:将预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从时间-空间域变换到τ-p域;采用下式进行变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τ-p域地表非一致性长波长静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陆上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振幅均衡、去除面波、压制随机噪声;
步骤二:利用初至走时数据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近地表速度模型采用正方形网格离散;
步骤三:将预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从时间-空间域变换到τ-p域;采用下式进行变换:

,(1)
式中,m是变换后的地震资料,τ是截距时间,p是射线参数,i是道号,n是最大的道号,d是预处理后的地震资料,xi是第i道地震资料对应的偏移距,t是采样时间;
步骤四:计算射线参数对应的静校正量;采用下式计算静校正量:

,(2)
式中,Δτ是静校正量,k是近地表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臣张建中任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