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69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属于探伤技术领域。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撑结构以及安装于所述上部支撑结构上的探测结构,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下部弹簧导柱,所述上部支撑结构由多个上部支撑板相互连接而成,所述上部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上部弹簧导柱,所述上部弹簧导柱和下部弹簧导柱一一对应,所述上部弹簧导柱和下部弹簧导柱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通过多个升降弹簧带动上部支撑结构和探测框架的升降,从而当钢管的外径有所变化时,探测结构会随着钢管外径的变化而升降,从而使探头与钢管的外径能够一直保持一个固定值,以提高探伤检测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属于探伤

技术介绍
:探伤就是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等方法。物理探伤就是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探伤。钢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探伤以检测内部结构是否有损伤,现有的钢管探伤是用探伤设备进行探伤的,现有的钢管在探伤过程中首先利用支撑架将钢管支撑起,然后对钢管进行探伤检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探伤设备处于相对固定状态,被探伤的钢管沿着探伤设备移动,探伤设备的探头距钢管的外径的距离必须在一定范围之内,距离不能过近或者过远,由于钢管的外径有一定的尺寸误差,这就会导致钢管的的外径或大或小,如果探伤设备不能上下移动,那么就会导致钢管的外径与探头的距离有近有远,导致影响探伤的结果,针对上述问题,行业中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包括底部支撑结构和上部支撑结构以及安装于所述上部支撑结构上的探测结构,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由多个底部支撑板相互连接而成且呈矩形结构,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下部弹簧导柱,所述上部支撑结构由多个上部支撑板相互连接而成,所述上部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上部弹簧导柱,所述上部弹簧导柱和下部弹簧导柱一一对应,所述上部弹簧导柱和下部弹簧导柱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作为优选,所述探测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探测框架,所述探测框架中设置有多个探测滚轮,所述探测框架中还设置有多组探头。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弹簧至少为四组。作为优选,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通过多个升降弹簧带动上部支撑结构和探测框架的升降,从而当钢管的外径有所变化时,探测结构会随着钢管外径的变化而升降,从而使探头与钢管的外径能够一直保持一个固定值,以提高探伤检测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部支撑结构和探测结构的示意图。图中:底部支撑结构1;底部支撑板101;下部弹簧导柱102;安装孔103;上部支撑结构2;上部支撑板201;上部弹簧导柱202;探测结构3;探测框架301;探测滚轮302;探头303;升降弹簧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根据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包括底部支撑结构1和上部支撑结构2以及安装于所述上部支撑结构2上的探测结构3,所述底部支撑结构1由多个底部支撑板101相互连接而成且呈矩形结构,所述底部支撑板101上设置有多个下部弹簧导柱102,所述上部支撑结构2由多个上部支撑板201相互连接而成,所述上部支撑板20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上部弹簧导柱202,所述上部弹簧导柱202和下部弹簧导柱102一一对应,所述上部弹簧导柱202和下部弹簧导柱102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4。为了实现探测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探测结构3包括内部中空的探测框架301,所述探测框架301中设置有多个探测滚轮302,所述探测框架301中还设置有多组探头303。为了起到平衡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弹簧4至少为四组。为了方便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板10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03。使用时,将底部支撑结构1通过安装孔103固定的设定的位置,然后将升降弹簧4套接到下部弹簧导柱102上,再将上部支撑板201上的上部弹簧导柱202套接到升降弹簧4上,将探测结构3安装于所述上部支撑结构2上,当使用时,将待探伤的钢管放置到探测滚轮302上,随着探测滚轮302的转动,带动钢管的转动,从而实现钢管的整体探伤,由于钢管外径的尺寸有偏差,当钢管外径外径小于设定值以后,升降弹簧4就会推动上部支撑结构2和探测结构3上升,以使探测结构3紧贴着钢管,从而使探头303与钢管的距离保持一个固定值,当钢管的外径大于设定值以后,升降弹簧4就会在钢管的压力下进行收缩,从而带动上部支撑结构2和探测结构3下降,从而使探头303与钢管的距离变成一个固定值,这样就通过升降弹簧的压缩和扩张,带动上部支撑结构2和探测结构3的升降,实现上部支撑结构2和探测结构3与待检测的钢管处于一个固定距离,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结构(1)和上部支撑结构(2)以及安装于所述上部支撑结构(2)上的探测结构(3),所述底部支撑结构(1)由多个底部支撑板(101)相互连接而成且呈矩形结构,所述底部支撑板(101)上设置有多个下部弹簧导柱(102),所述上部支撑结构(2)由多个上部支撑板(201)相互连接而成,所述上部支撑板(20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上部弹簧导柱(202),所述上部弹簧导柱(202)和下部弹簧导柱(102)一一对应,所述上部弹簧导柱(202)和下部弹簧导柱(102)之间设置有升降弹簧(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端超声波相控阵探头自动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结构(1)和上部支撑结构(2)以及安装于所述上部支撑结构(2)上的探测结构(3),所述底部支撑结构(1)由多个底部支撑板(101)相互连接而成且呈矩形结构,所述底部支撑板(101)上设置有多个下部弹簧导柱(102),所述上部支撑结构(2)由多个上部支撑板(201)相互连接而成,所述上部支撑板(20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上部弹簧导柱(202),所述上部弹簧导柱(202)和下部弹簧导柱(102)一一对应,所述上部弹簧导柱(202)和下部弹簧导柱(102)之间设置有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冷涛杨标崇庆高戴广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福探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