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内线性注胶RTM矩形模腔与预制体间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试验、机械加工、夹具、传感器安装等
,具体涉及一种面内线性注胶RTM矩形模腔与预制体间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测试装置及方法可作为后续调整注胶压力的依据,可提高生产制造的成本。
技术介绍
目前复合材料凭借其高强高模、可设计性强等突出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船舶、体育等行业。其中以有机聚合物作为基体,以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等作为增强体复合成型的称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其复合成型方式常用的有,RTM成型、模压成型、真空袋成型、手糊成型等。RTM成型工艺由于可设计性强、生产效率高、成品精度高、成品性能好等优点被大量使用。RTM成型工艺是指先将预制体整齐铺放在模腔中,合模后将树脂在一定压力下从注胶口,沿着流道注射到模腔内,同时吸真空,以免产生气泡,这是充模过程,待树脂浸润预制体并充模结束后,停止注胶,然后在指定温度下固化成型,之后开模进行处理即可得到复合材料。由于充模过程封闭且模具不透明,树脂的注射压力小导致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内线性注胶RTM矩形模腔与预制体间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夹紧力时将模具置于水平工作台上,即上、下模均与水平线平行;测试摩擦力时将模具合模后垂直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并固定,将带有注胶口的模块置于最顶端并拆除,以利于后期将织物从模腔中抽出。具体步骤包括:/n(1)模具合模后通过多个传感器测量模腔内织物受到的夹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内线性注胶RTM矩形模腔与预制体间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测试夹紧力时将模具置于水平工作台上,即上、下模均与水平线平行;测试摩擦力时将模具合模后垂直放置于万能试验机上并固定,将带有注胶口的模块置于最顶端并拆除,以利于后期将织物从模腔中抽出。具体步骤包括:
(1)模具合模后通过多个传感器测量模腔内织物受到的夹紧力Nn(n=1,2,3,……),将所测Nn(n=1,2,3,……)的值取加权平均数N0;
(2)夹具的上端与万能试验机相连,下端夹持预制体,通过万能试验机向上运动带动夹具所夹持的织物从模具中抽拔出,待预制体相对模腔发生位移后,将稳定后的数值记录为摩擦力F0;
(3)根据公式f=2F0/N0,计算预制体与模腔的摩擦系数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内线性注胶RTM矩形模腔与预制体间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模具、预制体、夹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内线性注胶RTM矩形模腔与预制体间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为轮辐式结构,且上下圆柱采用一体切割,下圆柱为空心的测试杆,内部粘贴采集信号的应变片,上圆柱为法兰盘并设置四个固定孔,用来与模具固定,出线接头位于上圆柱的正上方,传感器的整体高度为上(或下)模具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内线性注胶RTM矩形模腔与预制体间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只限定于制作平板复合材料的模具,在上(或下)模具打孔,孔的形状与传感器的结构一致,孔的位置应选择与预制体接触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内线性注胶RTM矩形模腔与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青,张国利,陈光伟,张策,史晓平,童亚敏,王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