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支护
,尤其是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锚杆/锚索支护作为一种经济、高效且能有效保证地下工程安全的支护形式,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随着我国地下工程的迅速发展,在交通隧道和矿山巷道建设过程中,常面临高应力、极软岩、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条件,工程灾害日趋增多,如岩爆、软岩大变形、冒顶塌方等,对工程建设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为保障地下工程的安全建设,对各支护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破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是尤为必要的。目前,专利技术人发现,国内外关于锚杆/索力学性能试验的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国内外锚杆/索试验装置大多只能进行单一的静力拉伸试验或者动力冲击试验,无法在同一试验装置上进行不同试验,且难以模拟锚固体在现场高应力环境下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变形破坏机制。2)国内外锚杆/索试验装置虽然测试的 ...
【技术保护点】
1.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试验台表面固定有加载单元、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滑动导轨;加载单元包括用于施加动力载荷的电磁推动器与用于施加静力载荷的液压推动器,液压推动器设于电磁推动器的一侧;电磁推动器通过电脉冲驱动装置驱动电枢冲击块对锚杆或锚索施加轴向冲击载荷,或者对岩样或锚固体表面施加冲击载荷;液压推动器通过液压油缸对岩样或锚固体试件施加静力载荷;第一固定单元安装于电磁推动器一侧,对岩样或锚固体进行固定,并施加围压;第二固定单元安装于第一固定单元远离电磁推动器的一侧,用于对锚杆或锚索端部进行固定;滑动导轨沿试验台设置,为电枢冲击块提供滑动轨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台,试验台表面固定有加载单元、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滑动导轨;加载单元包括用于施加动力载荷的电磁推动器与用于施加静力载荷的液压推动器,液压推动器设于电磁推动器的一侧;电磁推动器通过电脉冲驱动装置驱动电枢冲击块对锚杆或锚索施加轴向冲击载荷,或者对岩样或锚固体表面施加冲击载荷;液压推动器通过液压油缸对岩样或锚固体试件施加静力载荷;第一固定单元安装于电磁推动器一侧,对岩样或锚固体进行固定,并施加围压;第二固定单元安装于第一固定单元远离电磁推动器的一侧,用于对锚杆或锚索端部进行固定;滑动导轨沿试验台设置,为电枢冲击块提供滑动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推动器包括驱动线圈、电枢冲击块、脉冲电源,驱动线圈由同轴排列在绝缘骨架上的线圈组成,驱动线圈外接脉冲电源,电枢冲击块在驱动线圈内加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动器包括横跨所述试验台的支架,支架支撑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推板,推板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单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冲击块为立方体结构,四角安装有滑动轮;所述电枢冲击块中间留有中空圆孔,便于试验锚杆/锚索穿过;所述滑动轮为不导电且无磁性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为多块组合式钢板拼装组成立方体结构,包括上部板、下部板和侧面板,上部板和下部板的周侧均弯折设置,侧面板设于上部板和下部板的周侧,且上部板和下部板的弯折处对侧面板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杆/锚索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滑动轨道平行的两所述侧面板开有用于螺栓穿过孔洞,且开有孔洞的侧面板中至少一块为活动板,通过液压推动器或螺栓对岩样和锚固体施加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