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的花生品种播种田间,按照常规田间管理;在花生开花下针盛期,当每株花生第2节位或第3节位出现4~6个尚未入土的果针时,选取长度大于2cm的果针进行标记;标记果针结束后,于同一时间进行统一培土,使被标记果针完全被遮盖;将统一培土的当日记为果针入土第1d,以后每隔5‑10d取花生籽仁样品一次,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标记时间短,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荚果发育的同步性,控制了因荚果发育差异造成的取样误差,提高取样精确性和一致性,为进一步的生理生化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属于作物生理及遗传领域。
技术介绍
花生(ArachishypogeaeL.)是地上开花地下结实的作物,其荚果和籽仁是花生主要的产品器官,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是人类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基于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加工用途,选育荚果或籽仁产量高、籽仁中脂肪或者蛋白质含量高、以及不同脂肪酸组成的花生品种是花生育种的主要目标。深入了解花生荚果和籽仁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脂肪、蛋白质和脂肪酸的积累规律,对花生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花生地下结实的特性使得荚果和籽仁发育时期或状态的确定非常困难,严重制约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据研究报道,花生果针入土结实是因为黑暗和机械刺激是花生果实发育的必要条件。花生果针入土后子房开始膨大,从子房开始膨大到荚果成熟,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荚果膨大阶段和荚果充实阶段。荚果膨大阶段又分为3个不同时期:7-10d形成鸡头状幼果;10-20d体积增长最快;20-30d即可长到最大限度。荚果充实阶段主要是荚果干重(种仁干重)迅速增长,糖分减少,脂肪含量显著提高,约在入土后50-60d,干重增长基本停止。果针入土的难易与花朵在植株上着生的位置有关。花朵着生节位过高,或因茎枝过于纤弱,遇风时易变动位置,因而影响果针向地的角度,入土较难。花生荚果和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前人多采用根据开花后天数或者果针入土天数标记果针,或者目测荚果形状的方法。由于花生花期较长,从始花到花期结束历时30-50d,而且不同节位的花朵即使同一天开花其果针伸长、入土时间及荚果膨大发育的状态也差异很大,导致较大的取样误差。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种高效、便捷、稳定的花生不同发育时期荚果或籽仁取样的方法,为研究花生的荚果籽仁发育规律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将待检测的花生品种播种田间,按照常规田间管理;(2)标记果针:在花生开花下针盛期,当每株花生第2节位或第3节位出现4~6个尚未入土的果针时,选取长度大于2cm的果针进行标记;(3)集中培土:标记果针结束后,于同一时间进行统一培土,使被标记果针完全被遮盖;(4)分期采样:将统一培土当日记为果针入土的第1d,之后每隔5~10d取花生籽仁样品一次,备用。标记果针时,用细线进行捆绑标记,在1~3天内完成标记。所述分期采样为:在果针入土的第10d、20d、30d、40d、50d、60d、70d、80d取花生籽仁样品。取样时,从被标记果针正常发育为果实的花生籽仁中,选择大小一致的花生籽仁,取样保存。所述的方法在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油酸积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所述的方法在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亚油酸积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所述的方法在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棕榈酸积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所述的方法在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山嵛酸积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花生果针入土和果实发育的特性,克服前人根据开花后天数或果针入土天数标记果针,导致取样获得的荚果或籽仁发育时期一致性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选取入土、成果较集中的第2节位或第3节位已伸长2cm以上果针进行标记,并在标记结束后统一培土,使得伸长果针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入土,最大限度地维持了荚果发育的同步性,控制了因荚果发育差异造成的取样误差。本专利技术方法集中在开花下针盛期对果针实施标记,避免了标记花器损伤子房或标记的花朵子房柄未伸长的情况,标记时间短(1-3d),节省劳动力成本,显著减少了工作量,因此可以将其应用于花生荚果或籽仁发育时期分期取样中,提高取样精确性和一致性,为进一步的生理生化或者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标记果针植株示例;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标记果针所结荚果;其中:a为豫花37的30d荚果;b为豫花9326的30d荚果;c为开农1715的40d荚果;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不同品种花生果针入土后不同发育时期籽仁;其中:a为豫花65;b为豫花9326;c为豫花22;d为豫花37;e为开农1715;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花生果针入土后第10d、20d、30d、40d、50d、60d、70d的花生籽仁;图4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品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油酸含量分析;图5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品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亚油酸含量分析;图6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品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棕榈酸含量分析;图7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品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山嵛酸含量分析;图8为对比例不同品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脂肪酸含量分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一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将高油酸含量花生品种豫花65、豫花37、开农1715,普通油酸含量花生品种豫花9326、豫花22,分别播种田间,按照田间常规管理;(2)标记果针:在花生开花下针盛期,当每株花生第2节位或第3节位出现4~6个尚未入土的果针时,选取长度大于2cm的果针,用细线进行捆绑标记,在1~3天内完成标记。(3)集中培土:标记果针结束后,于同一时间进行统一培土,使被标记果针完全被遮盖;(4)分期采样:将统一培土的当日记为果针入土第1d,之后分别取样果针入土第10d、20d、30d、40d、50d、60d、70d、80d的花生籽仁;取样时,从被标记果针正常发育为果实的花生籽仁中,选择大小一致的花生籽仁,取样保存,如图1-3所示。实施例2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脂肪酸积累规律将实施例1取样保存的不同品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生籽仁样品送至农业部(郑州)农产品检测中心,分别测定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及山嵛酸含量,每种样品重复3次,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3次重复之间变异系数小,说明取样误差得到了有效控制(如表1所示)。不同品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及山嵛酸含量分析的动态积累曲线如图4-7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高油酸含量品种豫花65、豫花37、开农1715三个品种的油酸积累规律比较一致,其中在果针入土后10~40d为油酸含量快速积累期,之后油酸含量相对稳定,维持在75~80%左右,进入平台期;普通油酸含量品种豫花9326、豫花22的油酸积累规律比较一致,其中在果针入土后10~30d为油酸含量快速积累期,之后亚油酸含量相对稳定,维持在35~40%左右,进入平台期。由图5可以看出,高油酸含量品种豫花65、豫花37、开农1715三个品种的亚油酸积累规律比较一致,其中在果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播种:将待检测的花生品种播种田间,按照常规田间管理;/n(2)标记果针:在花生开花下针盛期,当每株花生第2节位或第3节位出现4~6个尚未入土的果针时,选取长度大于2cm的果针进行标记;/n(3)集中培土:标记果针结束后,于同一时间进行统一培土,使被标记果针完全被遮盖;/n(4)分期采样:将统一培土当日记为果针入土的第1d,之后每隔5~10d取花生籽仁样品一次,备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将待检测的花生品种播种田间,按照常规田间管理;
(2)标记果针:在花生开花下针盛期,当每株花生第2节位或第3节位出现4~6个尚未入土的果针时,选取长度大于2cm的果针进行标记;
(3)集中培土:标记果针结束后,于同一时间进行统一培土,使被标记果针完全被遮盖;
(4)分期采样:将统一培土当日记为果针入土的第1d,之后每隔5~10d取花生籽仁样品一次,备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标记果针时,用细线进行捆绑标记,在1~3天内完成标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期采样为:在果针入土的第10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友,吕登宇,黄冰艳,张毛宁,房元瑾,董文召,石磊,苗利娟,王娟,齐飞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