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张线振荡动导数试验的驱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速风洞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张线振荡动导数试验的驱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动稳定性导数(简称动导数)是飞行器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以及飞控系统设计过程中进行动稳定性分析、机动特性分析以及非定常气动特性分析所必须参考的数据。低速风洞强迫振荡动导数试验是获取飞行器动导数数据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的空气动力研究单位普遍采用电机+减速器/齿轮齿条的驱动方式,尾撑、腹称以及背称等硬性支撑方式进行风洞强迫振荡动导数试验。电机+减速器/齿轮齿条在进行往复正弦振荡时会因为齿轮间隙,降低对试验模型的姿态角的控制精度,伺服电机的强电磁环境会对天平信号产生较大干扰,硬性支撑会对模型附近区域流场造成较大破坏,引入额外的支架干扰因素,以上这些因素往往会对动导数试验数据的精准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动导数试验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张线振荡动导数试验的驱动控制装置,解决了如上问题,从而获取高精度的动导数试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张线振荡动导数试验的驱动控制装置,包括:上位机控制单元(1)、网络通讯单元(2)、本地控制单元(3)、PLC信号模块单元(4)、信号转换单元(5)、伺服调制单元(6)、液压驱动单元(7)、位置反馈单元(8)和液压泵站动力单元(9),液压泵站动力单元(9)输出的液压油经伺服调制单元(6)调制解调后作用于液压驱动单元(7),网络通讯单元(2)建立整个驱动控制装置的工业以太网通讯环境,实现上位机控制单元(1)、本地控制单元(3)以及液压泵站动力单元(9)之间的网络通讯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地控制单元(3)与上位机控制单元(1)通过工业以太网进行控制指令和反馈数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张线振荡动导数试验的驱动控制装置,包括:上位机控制单元(1)、网络通讯单元(2)、本地控制单元(3)、PLC信号模块单元(4)、信号转换单元(5)、伺服调制单元(6)、液压驱动单元(7)、位置反馈单元(8)和液压泵站动力单元(9),液压泵站动力单元(9)输出的液压油经伺服调制单元(6)调制解调后作用于液压驱动单元(7),网络通讯单元(2)建立整个驱动控制装置的工业以太网通讯环境,实现上位机控制单元(1)、本地控制单元(3)以及液压泵站动力单元(9)之间的网络通讯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地控制单元(3)与上位机控制单元(1)通过工业以太网进行控制指令和反馈数据的交互,实现对液压驱动单元(7)的位置伺服闭环控制,所述的上位机控制单元(1)下发液压驱动单元(7)的控制指令,实现液压驱动单元(7)按照指定形式的运动控制;同时,下发液压泵站动力单元(9)的控制指令并接收液压泵站动力单元(9)反馈的状态信息;所述的PLC信号模块单元(4)与本地控制单元(3)之间建立通讯链路,具备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位置反馈信号的采集功能;所述的信号转换单元(5)将PLC信号模块单元(4)输出的电压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流控制信号,用于伺服调制单元(6)的控制;所述的伺服调制单元(6)通过调制作用,将压力和流量调制后的液压油作用在液压驱动单元(7)上,驱动风洞试验模型进行强迫振荡动导数试验;所述的位置反馈单元(8)与液压驱动单元(7)的转轴连接,将液压驱动单元(7)的实时位置反馈给本地控制单元(3),并参与液压驱动单元(7)的位置伺服闭环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张线振荡动导数试验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驱动单元(7)包含两个同步运动的电液伺服马达,采用双电液伺服马达的同步驱动运动,驱动风洞试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浩,王建锋,沈彦杰,牟伟强,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