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属于油缸
技术介绍
现有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式多使用顺序阀,靠压力控制,可靠性较低。另外顺序阀消耗了一部分系统压力,降低了油缸的输出力。也有+通过顺序阀+机械行程阀控制的,行程阀开启推力大,冲击大,撞针减小了流道面积,使得回油背压升高、压力损失大、系统温升快。还有的通过控制排油来实现油缸的顺序动作,这种方式使系统起高压,降低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1)多油缸的结构设置:采用若干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油缸,所述的油缸均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活塞和活塞杆组件,缸体和活塞杆组件之间连接前盖,活塞内设有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活塞和缸体后端之间形成油缸无杆腔,缸体、活塞、活塞杆组件与前盖之间形成油缸有杆腔;缸体前端内壁上设有在外部互通的第一油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n1) 多油缸的结构设置:/n采用若干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油缸,所述的油缸均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活塞和活塞杆组件,缸体和活塞杆组件之间连接前盖,活塞内设有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活塞和缸体后端之间形成油缸无杆腔,缸体、活塞、活塞杆组件与前盖之间形成油缸有杆腔;缸体前端内壁上设有在外部互通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缸体前端设有有杆腔油口,缸体后端设有无杆腔油口;活塞外圆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位置使得其在活塞运动至最左端时分别与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连通,活塞左端内部设有第三油口,活塞左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
1)多油缸的结构设置:
采用若干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油缸,所述的油缸均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活塞和活塞杆组件,缸体和活塞杆组件之间连接前盖,活塞内设有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活塞和缸体后端之间形成油缸无杆腔,缸体、活塞、活塞杆组件与前盖之间形成油缸有杆腔;缸体前端内壁上设有在外部互通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缸体前端设有有杆腔油口,缸体后端设有无杆腔油口;活塞外圆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位置使得其在活塞运动至最左端时分别与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连通,活塞左端内部设有第三油口,活塞左端台阶上设有油孔;活塞杆组件内部设有第一油路、第二油路,活塞杆组件前端设有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杆,阀体的一端和阀杆之间设有阀盖,阀体、阀杆和阀盖之间形成环形腔;阀体的另一端和阀杆之间套有弹簧;阀体上设有控制油口,阀杆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油孔,阀杆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油孔;第一环形槽通过控制油口与环形腔相连通,第二环形槽与油缸无杆腔相连通,油缸无杆腔与无杆腔油口相连通;第一单向阀油孔与第二单向阀油孔相连通,第二单向阀油孔与第三油口相连通,第三油口与第一油路相连通,第一油路与第四油口相连通,上一级油缸的第四油口通过外部油路与下一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相连通;有杆腔油口与油缸有杆腔相连通,油缸有杆腔与油孔相连通,油孔与第二油路相连通,第二油路与第五油口相连通,上一级油缸的第五油口通过外部油路与下一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相连通;
2)油缸顺序伸出:
第一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进油,推动其活塞、活塞杆组件向左运动,到最左端后,其活塞上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分别与缸体上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连通,油缸无杆腔的压力油经第二环形槽、第二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常贞,王树声,王元乾,张松,王晓鹏,刘辉,赵洪涛,郭学敬,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未来自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