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48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包括液泵、出液管道、工作管路和回液管道,还包括加热器筒体和进液管道,还包括补液水箱、补液管和排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使用抽液泵抽液时,每次开机时,都必须依靠人工向泵中排除泵及其管道中的空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氟化液循环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各种设备的智能化要求在不断的提高。而目前在使用抽液泵抽液时,每次开机时,都必须依靠人工向泵中排除泵及其管道中的空气,才能使泵从液源里将液体抽出来,实现泵正常抽液。采用现有的这种抽液方式的缺点是,泵每次开启,都需人工加液,操作十分不便,如果泵要频繁启动的话,更是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泵长时间空抽,也会加剧泵的磨损,影响泵的使用寿命,特别是需要抽液的液源较深的情况下,更是难以操作。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310000382.3公开的名为液体泵自动补液排气装置的中国专利,包括一个泵体,泵体上分别连接有一根向液体源延伸的进液管和一根向外供液的出液管,出液管上设置有一条支路,支路的末端设置有一个液体箱,液体箱上设置有可使液体箱内的液体保持需要的液位高度的溢流口,支路还上设置有一个可控制液体箱与出液管之间通断的电磁阀。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抽液前可由液体箱内存储的液体自动进行补液,不需人工加液,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安装简便、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另一方面,由于采用此结构也提高泵的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液体箱中预留的液体的重力自流到泵体及泵体的进液管、出液管里,实现自动排除管道中的空气,排除空气的效果较差,有部分空气混在液体中始终无法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能够解决使用抽液泵抽液时,每次开机时,都必须依靠人工向泵中排除泵及其管道中的空气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包括液泵、出液管道、工作管路和回液管道,所述液泵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道的进液口,所述出液管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工作管路,所述工作管路连接所述回液管道的进液口,还包括加热器筒体和进液管道,所述回液管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一进液口,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道的进液口,所述进液管道的第一排液口连接所述液泵的进液口,还包括补液水箱、补液管和排气管,所述补液水箱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补液管的进液口,所述补液管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连接所述补液水箱的进气口,所述补液水箱具有连通大气的加液口。优选的技术方案,沿所述加热器筒体的高度方向,在所述加热器筒体的顶端部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气口,在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气口的下方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在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的下方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一进液口,在所述加热器筒体的底端部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液口。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加热器本体,所述加热器本体由所述加热器筒体的顶端部向所述加热器筒体的底端部连续延伸,所述加热器本体包括连接段和加热段,所述连接段的顶端部和所述加热器筒体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段的底端部和所述加热段的顶端部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沿所述加热器筒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对应所述连接段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一进液口对应所述加热段设置;或者,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对应所述连接段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一进液口对应所述连接段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补液水箱的底端部设置所述补液水箱的排液口,在所述补液水箱的顶端部设置所述补液水箱的进气口,所述加液口沿所述补液水箱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并在所述补液水箱的进气口的上方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换热器,所述工作管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进液口,所述换热器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回液管道的进液口。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放液管,所述放液管的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第二排液口,所述放液管的排液口连通大气,在所述放液管设置有控制阀。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温控设备氟化液循环系统,实现最少量的氟化液状态的闭循环,确保氟化液不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氟化液体积变化和气化导致的系统带气和非正常循环。温控设备用自动补液装置(补液水箱及补液管),实现循环液由低温到高温或波动过程的循环可靠。采用加热装置(加热器筒体及加热器)上进下出,顶部由排气和补液管与补液水箱连接,降低蒸发效率。循环过程中加热器中液体受热气化,由排气管将气体输送至补液水箱上部,输送过程中气体在排气管冷却液化。整个过程实现了循环液可冷却、可加热,且无气泡到泵,确保整个循环系统液体循环可靠,确保配套机台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加热器筒体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包括液泵12、出液管道11、工作管路和回液管道2,所述液泵12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道11的进液口,所述出液管道11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工作管路,所述工作管路连接所述回液管道2的进液口,通过所述液泵12的加压赋予氟化液能量从而沿所述出液管道11、所述工作管路和所述回液管道2依次循环流动。为了对氟化液的温度进行主动调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包括加热器筒体9和进液管道5,所述回液管道2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筒体9的第一进液口A,所述加热器筒体9的排液口C连接所述进液管道5的进液口,所述进液管道5的第一排液口连接所述液泵12的进液口,通过在氟化液的循环系统中加入能够加热的所述加热器筒体9以实现循环系统温度的精确调整。为了实现氟化液循环过程的自动补液、排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包括补液水箱6、补液管8和排气管7,所述补液水箱6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补液管8的进液口,所述补液管8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筒体9的第二进液口B,所述加热器筒体9的排气口D连接所述排气管7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管7的排气口连接所述补液水箱6的进气口,所述补液水箱6具有连通大气的加液口1。容易理解的,在所述加热器筒体9和所述补液水箱6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实现不同运行温度下氟化液循环的自平衡,循环过程可靠无气泡出现,并且能够保持氟化液最小量状体的循环,不循环部分储存在所述补液水箱6,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循环过程中,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包括液泵、出液管道、工作管路和回液管道,所述液泵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道的进液口,所述出液管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工作管路,所述工作管路连接所述回液管道的进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筒体和进液管道,所述回液管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一进液口,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道的进液口,所述进液管道的第一排液口连接所述液泵的进液口,还包括补液水箱、补液管和排气管,所述补液水箱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补液管的进液口,所述补液管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连接所述补液水箱的进气口,所述补液水箱具有连通大气的加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包括液泵、出液管道、工作管路和回液管道,所述液泵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道的进液口,所述出液管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工作管路,所述工作管路连接所述回液管道的进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筒体和进液管道,所述回液管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一进液口,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进液管道的进液口,所述进液管道的第一排液口连接所述液泵的进液口,还包括补液水箱、补液管和排气管,所述补液水箱的排液口连接所述补液管的进液口,所述补液管的排液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连接所述补液水箱的进气口,所述补液水箱具有连通大气的加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加热器筒体的高度方向,在所述加热器筒体的顶端部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气口,在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气口的下方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在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二进液口的下方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第一进液口,在所述加热器筒体的底端部设置所述加热器筒体的排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设备用自平衡补液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本体,所述加热器本体由所述加热器筒体的顶端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亦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