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
技术介绍
民用飞机发动机内存在大量含有可燃液体的管路与附件,同时也存在高温热表面。若管路与附件发生可燃液体泄漏,泄漏液体一旦接触高温热表面将会发生火灾,发动机排液系统可避免这类火灾的发生。发动机排液系统主要作用是收集发动机及其附件在工作和维护中产生的废液和漏油,并将其安全地排放至机外,以保障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因此,发动机排液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因可燃液体泄漏而导致的火灾风险。发动机排液系统主要由从各可燃液体部件引出的集液管和位于发动机底部的集液槽构成,集液槽与集液管相连通,用于收集集液管排出的可燃液体,集液槽的下方伸出发动机短舱外表面,并在其底面上开有通孔,用于将收集的液体排放至机外。根据适航条款要求,排放出机外的液体不能接触到飞机的危险区域。在飞行状态下,发动机短舱外表面的气流会形成附面层,若集液槽伸出短舱表面的部分过短,且位于附面层内部,由于附面层的作用,排出的液体会延短舱表面贴壁流动,导致排出的可燃液体接触到发动机尾部喷管等高温部件的几率增加,由于喷管温度高于可燃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外涵(1)、集液管(2)和集液槽(3);所述集液槽(3)具有集液腔(30)和通孔(31);所述通孔(31)与所述集液腔(30)连通;/n所述集液管(2)与所述集液腔(30)连通,以将可燃液体(F)引入所述集液腔(30);所述通孔(31)用于排出所述集液腔(30)内的可燃液体(F);/n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900)还包括风斗(4)和引气管(5),所述风斗(4)设置在所述外涵(1)中;所述引气管(5)的入口端(51)与所述风斗(4)连通,所述引气管(5)的出口端(52)伸入所述集液腔(30),其中,所述出口端(52)的端面(52a)位于所述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外涵(1)、集液管(2)和集液槽(3);所述集液槽(3)具有集液腔(30)和通孔(31);所述通孔(31)与所述集液腔(30)连通;
所述集液管(2)与所述集液腔(30)连通,以将可燃液体(F)引入所述集液腔(30);所述通孔(31)用于排出所述集液腔(30)内的可燃液体(F);
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900)还包括风斗(4)和引气管(5),所述风斗(4)设置在所述外涵(1)中;所述引气管(5)的入口端(51)与所述风斗(4)连通,所述引气管(5)的出口端(52)伸入所述集液腔(30),其中,所述出口端(52)的端面(52a)位于所述通孔(31)内,以使所述出口端(52)与所述通孔(31)连通;
所述风斗(4)用于收集外涵气流(D);所述引气管(5)用于将所述外涵气流(D)导入所述集液腔(30),并使所述外涵气流(D)从所述集液腔(30)内经由所述通孔(31)而喷出所述集液腔(30),从而带动所述集液腔(30)内的可燃液体(F)经由所述通孔(31)而排出所述集液腔(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52)与所述通孔(31)共中心线(A-A)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52)为渐缩喷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斗(4)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外涵气流(D)的流动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还包括第一外涵内壁(61)、第一外涵外壁(62)、第一上分墙(63)和第一下分墙(64),以及第二外涵内壁(65)、第二外涵外壁(66)、第二上分墙(67)和第二下分墙(68);
所述第一外涵内壁(61)、第一外涵外壁(62)、第一上分墙(63)和第一下分墙(64)限定出所述外涵(1)的左半部,所述第二外涵内壁(65)、第二外涵外壁(66)、第二上分墙(67)和第二下分墙(68)限定出所述外涵(1)的右半部;
其中,所述第一外涵内壁(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马钦,卢海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