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及抽油泵泵深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456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及抽油泵泵深调整方法。该悬挂装置包括悬挂筒体和内悬挂体,悬挂筒体的内腔上下贯通,悬挂筒体的上下两端均用于与油管连接;内悬挂体的下端设有用于与待悬挂的抽油杆可拆连接的下连接部,上端设有用于与将其送入井下或带出井外的输送杆可拆连接的上连接部;悬挂筒体上设有用于限制内悬挂体向下运动的限位部,内悬挂体上设有与限位部配合的挡止部,内悬挂体的上连接部与输送杆螺纹连接,悬挂筒体的限位部与内悬挂体的挡止部的配合处设有限制内悬挂体相对悬挂筒体转动的止转结构,该悬挂装置用于解决有杆泵修井作业中为避免碳纤维抽油杆损坏而将所有抽油杆及柱塞从井内起出后再下入导致的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及抽油泵泵深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及抽油泵泵深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陆上油田自喷期过后大多采用有杆泵生产,最常用的是有杆管式泵,先用油管将管式泵下入井下一定深度,再用抽油杆将抽油泵柱塞下入到管式泵内,然后开始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因地层供液变差、当前生产层高含水等原因需要实施加深泵挂、调层等措施,这些措施需要下移或上提油管,下移或上提油管及抽油泵柱塞前要先对油管内的抽油杆及抽油泵柱塞进行处理,在泵挂深度不太深、井内全部是钢质抽油杆时,常用的办法是将抽油杆倒扣取出一部分,剩余抽油杆以自由状态放在油管内,但泵挂较深且井内有碳纤维抽油杆时,由于碳纤维抽油杆抗压能力较差,其以自由状态放在油管内时会损坏,为避免碳纤维抽油杆损坏,修井时通常会将井内所有抽油杆及抽油泵柱塞全部起出,然后下移或上提一部分油管后再将抽油杆及抽油泵柱塞下入油管柱内。上述方式虽然能够避免碳纤维抽油杆受到损坏,但是将所有抽油杆及抽油泵柱塞起出,无疑使得工作量大大增加,修井效率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悬挂筒体,其内腔上下贯通,悬挂筒体的上下两端均用于与油管连接;/n内悬挂体,下端设有用于与待悬挂的抽油杆螺纹连接的下连接部,上端设有用于与将其送入井下或带出井外的输送杆可拆连接的上连接部;/n悬挂筒体上设有用于限制内悬挂体向下运动的限位部,内悬挂体上设有与限位部配合的挡止部;/n内悬挂体的上连接部与输送杆螺纹连接,悬挂筒体的限位部与内悬挂体的挡止部的配合处设有限制内悬挂体相对悬挂筒体转动的止转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悬挂筒体,其内腔上下贯通,悬挂筒体的上下两端均用于与油管连接;
内悬挂体,下端设有用于与待悬挂的抽油杆螺纹连接的下连接部,上端设有用于与将其送入井下或带出井外的输送杆可拆连接的上连接部;
悬挂筒体上设有用于限制内悬挂体向下运动的限位部,内悬挂体上设有与限位部配合的挡止部;
内悬挂体的上连接部与输送杆螺纹连接,悬挂筒体的限位部与内悬挂体的挡止部的配合处设有限制内悬挂体相对悬挂筒体转动的止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其特征是,悬挂筒体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上接头的上端用于与悬挂筒体上方的油管连接,下接头的下端用于与悬挂筒体下方的油管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固定密封连接,限位部设置在下接头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其特征是,上接头和下接头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其特征是,内悬挂体的挡止部与悬挂筒体的限位部一个上设有凸齿,另一个上设有齿槽,内悬挂体和悬挂筒体通过凸齿和齿槽实现止转,凸齿和齿槽构成所述止转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杆井下悬挂装置,其特征是,定义一个凸齿和一个齿槽为一组齿槽组,悬挂筒体的限位部与内悬挂体的挡止部的配合处设有至少两组齿槽组,各齿槽组沿内悬挂体的周向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世群王登辉宋保建马海林波蔡俊杰张峰代吉建吴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