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减震连梁式软钢阻尼器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减震连梁式软钢阻尼器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地地震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面对我国建筑结构类型的发展趋势,为保障建筑设施,尤其是学校、医院以及民用建筑住宅的抗震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抗震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砖混、框架等建筑结构类型的抗震性能是建筑业未来要研究的一项课题;然而,目前新建的冷链车间往往没有做抗震措施,其抗震技术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减震连梁式软钢阻尼器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减震连梁式软钢阻尼器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流程如下:主体模板安装→预埋件就位→预埋件安装→预埋件焊接、固定→钢筋、模板安装→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主体完成→阻尼器焊接安装→阻尼器焊接检测→防锈处理→验收;其中:所述的预埋件安装的具体操作如下:一层预埋件安装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分两种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减震连梁式软钢阻尼器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流程如下:主体模板安装→预埋件就位→预埋件安装→预埋件焊接、固定→钢筋、模板安装→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主体完成→阻尼器焊接安装→阻尼器焊接检测→防锈处理→验收;其中:所述的预埋件安装的具体操作如下:/n一层预埋件安装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分两种方法:方法一是暗梁钢筋已经绑扎完成,预埋件无法从安装位置的正上方吊装进入安装位置;方法二是暗梁钢筋未绑扎,预埋件可以直接从安装位置的正上方吊装进入;两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n方法一:现场暗梁钢筋已经安装:采用的安装方法为暗梁钢筋已经绑扎完成的边缘拆除一块楼面模板,将预埋件从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减震连梁式软钢阻尼器安装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流程如下:主体模板安装→预埋件就位→预埋件安装→预埋件焊接、固定→钢筋、模板安装→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主体完成→阻尼器焊接安装→阻尼器焊接检测→防锈处理→验收;其中:所述的预埋件安装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层预埋件安装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分两种方法:方法一是暗梁钢筋已经绑扎完成,预埋件无法从安装位置的正上方吊装进入安装位置;方法二是暗梁钢筋未绑扎,预埋件可以直接从安装位置的正上方吊装进入;两种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方法一:现场暗梁钢筋已经安装:采用的安装方法为暗梁钢筋已经绑扎完成的边缘拆除一块楼面模板,将预埋件从侧面吊装进入到楼板下部,采用人工稳定,将塔吊卡钩从安装位置正上方将预埋件连接,起升塔吊将预埋件托运至安装位置的模板面;预埋件安装固定时采用手动葫芦将预埋件吊装脱离模板面一定距离,在预埋件底部焊接四根垫脚钢筋,然后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和加固;
方法二:预埋件直接从安装位置上方进入:在暗梁钢筋未绑扎前,将预埋件底部的垫脚钢筋焊接完成,用塔吊直接将预埋件吊装到相应位置,然后进行校正和加固;
所述的预埋件安装中,高度控制如下:预埋件吊装前,在其底部用钢筋预先焊接一个垫脚,垫脚高度根据预埋件型号不同,高度有所不同,高度安装位置为连梁高度的正中间(扣掉板厚),每块预埋件底部焊接4根垫脚钢筋,钢筋直径应采用C18-25,保证预埋件就位后的稳定,垫脚钢筋焊接结束后应逐根检查其长度是否符合要求,避免预埋件安装高度错误;
所述的预埋件安装中,中线控制如下:根据连梁的宽度和预埋件宽度,安装前计算每个预埋件边至梁边的尺寸,在预埋件顶部和底部各焊接一根定位钢筋,定位钢筋伸出长度为预埋件边至梁边尺寸,这样就能保证预埋件中线控制准确;
所述的预埋件安装中,垂直度控制如下:预埋件在出厂前应对其平整度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现场安装在高度和中线符合要求后,用水平尺检查预埋件表面和侧面的垂直度,如果出现偏差较大的情况,应在底部垫脚钢筋下端塞入垫块进行校正,保证预埋件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同时保证侧面与梁边的几何尺寸正确;
所述的预埋件安装中,净宽控制如下:每处为对称安装两块预埋件,两块预埋件中间的净宽尺寸为阻尼器尺寸,根据阻尼器尺寸,底面模板将中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军,成张佳宁,司晓峰,陈志祥,李伟杰,黄坤坤,葛晓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