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解锁的榫卯自锁式柱-柱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榫卯自锁式柱-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模块化钢结构上部模块单元与下部模块单元之间的可靠连接对于整个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至关重要。传统的模块单元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螺栓连接或焊缝连接,但是这两种模块单元间的连接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现场的螺栓连接和焊缝连接会增加现场工作量;其次,这两种节点形式在连接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操作的空间,但是对于已经完成隔墙、楼板等内部装饰的集成模块而言,无法提供螺栓连接和焊缝连接的操作空间。例如模块化钢结构的中柱节点具有“八柱十六梁”特色,多面隔墙和楼板构件的存在使得传统的螺栓连接和焊缝连接基本是不能实现的。另一方面,传统的螺栓连接和焊缝连接难以保证在不破坏模块单元本身完好程度的基础上实现拆除。因此,采用一种不与模块单元构件和内部装饰相冲突以及能够轻松实现解锁的节点形式是解决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解锁的榫卯自锁式柱-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该可解锁的榫卯自锁式柱-柱连接节点主要由下模块柱(1)、上模块柱(2)、内盒(3)和外盒(4)组成,所述的下模块柱(1)为方形钢管柱,下模块柱(1)的上部通过焊缝与内盒(3)底部设置的连接板(12)相接;/n所述内盒(3)包括内盒边框(5)、连接钢管(6)、垫片(7)、作用板(8)、限位挡块(9)、榫头(10)、作用弹簧(11)、连接板(12)和限位板(13);两作用板(8)通过限位挡块(9)限位并固定,两作用板(8)间存在间距;作用板(8)上开有通孔,供连接钢管(6)穿过;位于两作用板(8)间的连接钢管(6)上套装有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解锁的榫卯自锁式柱-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该可解锁的榫卯自锁式柱-柱连接节点主要由下模块柱(1)、上模块柱(2)、内盒(3)和外盒(4)组成,所述的下模块柱(1)为方形钢管柱,下模块柱(1)的上部通过焊缝与内盒(3)底部设置的连接板(12)相接;
所述内盒(3)包括内盒边框(5)、连接钢管(6)、垫片(7)、作用板(8)、限位挡块(9)、榫头(10)、作用弹簧(11)、连接板(12)和限位板(13);两作用板(8)通过限位挡块(9)限位并固定,两作用板(8)间存在间距;作用板(8)上开有通孔,供连接钢管(6)穿过;位于两作用板(8)间的连接钢管(6)上套装有作用弹簧(11)和垫片(7),垫片(7)位于作用弹簧(11)两端;榫头(10)固定在作用板(8)的外表面;连接板(12)焊接在内盒边框(5)下端,其上焊有的限位板(13);内盒边框(5)上开设圆孔,以便于安装允许作用板(8)产生定向滑移的连接钢管(6);内盒边框(5)上设有矩形开口,使得焊接在作用板(8)上的榫头(10)在作用板(8)失去限位挡块(9)的限制作用下,在作用弹簧(11)及垫片(7)的推力作用下向两侧滑动;连接板(12)上的限位板(13)防止被触发板(16)推落的限位挡块(9)随意移动;
所述的上模块柱(2)的下端焊有外盒(4);所述外盒(4)包括外盒边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