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涉及顺岩层防护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对应区域顺层岩质边坡的防护支护来说,一般采用支护锚杆以及支护网的方式实现支护,目前的支护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可靠性低,而且,支护锚杆与岩层的顺层之间呈垂直的布置,这种支护方式很容易出现整体滑移现象,尤其是一旦岩质边坡的底部出现凹陷或者底部由于受力过大出现坍塌等问题时,极易容易出现滑坡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其包括底部混凝加固机构和n个子斜坡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待防护的区域顺层岩质边坡的最底部位置设置有向内下方伸入的所述底部混凝加固机构;且所述底部混凝加固机构与所述n个子斜坡支护机构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在被防护时构设为n个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子斜坡支护机构,n个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子斜坡支护机构依次为第1子斜坡支护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其包括底部混凝加固机构和n个子斜坡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待防护的区域顺层岩质边坡的最底部位置设置有向内下方伸入的所述底部混凝加固机构;且所述底部混凝加固机构与所述n个子斜坡支护机构之间连接在一起;/n所述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在被防护时构设为n个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子斜坡支护机构,n个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子斜坡支护机构依次为第1子斜坡支护机构、第2子斜坡支护机构、第3子斜坡支护机构、第4子斜坡支护机构、……、第i子斜坡支护机构、……、第n子斜坡支护机构,其中,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所述第i子斜坡支护机构支护的子斜坡的斜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其包括底部混凝加固机构和n个子斜坡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待防护的区域顺层岩质边坡的最底部位置设置有向内下方伸入的所述底部混凝加固机构;且所述底部混凝加固机构与所述n个子斜坡支护机构之间连接在一起;
所述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在被防护时构设为n个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子斜坡支护机构,n个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子斜坡支护机构依次为第1子斜坡支护机构、第2子斜坡支护机构、第3子斜坡支护机构、第4子斜坡支护机构、……、第i子斜坡支护机构、……、第n子斜坡支护机构,其中,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第i子斜坡支护机构支护的子斜坡的斜率大于第i+1子斜坡支护机构支护的子斜坡的斜率;
所述第i子斜坡支护机构包括支护锚杆(f)、子斜坡支护网组件(e)和固定锚固机构(d),所述子斜坡支护网组件支护在所述子斜坡的坡面上,所述支护锚杆锚固于所述岩层内;且
所述支护锚杆的外端采用所述固定锚固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子斜坡支护网组件上;
所述支护锚杆的伸入延伸方向与待防护的区域顺层岩质的岩层(g)的分层方向呈非垂直的设置,且所述支护锚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子斜坡的坡面之间位于下侧的夹角为一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子斜坡支护机构的支护锚杆与所述第i+1子斜坡支护机构的支护锚杆不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子斜坡支护机构的支护锚杆的延伸方向的斜率大于所述第i+1子斜坡支护机构的支护锚杆的延伸方向的斜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混凝加固机构包括混凝钢网(b)、混凝土(a)和外固定钢网(c),其中,待防护的区域顺层岩质边坡的最底部位置设置有向内下伸入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固定有所述混凝钢网,所述混凝钢网与所述凹槽内均填充有所述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外周面还固定连接有外固定钢网,所述外固定钢网与所述混凝钢网的外端部之间焊接固定,所述第1子斜坡支护机构的子斜坡支护网组件(e)的底部与所述外固定钢网之间固定预紧拉紧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加固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斜坡支护网组件包括钢网(k)、...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