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岔多为1435mm标准轨距。762mm轨距的铁路较少,仅在少部分旅游观光小火车使用,但随着军民融合项目在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762mm轨距道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762mm轨距道岔大多修建在隧道中,可利用空间有限,运营速度低,轴重往往较大,与1435mm标准轨距有着本质的区别,现有的标准轨距道岔及其相关设计无法适用于762mm轨距道岔。基于实际应用,762mm轨距道岔的设计较为困难,国内鲜有762mm轨距道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及其施工方法,结合最新道岔研发技术,采取最适合本类工程的道岔结构,填补762mm轨距道岔空白,保证762mm轨距道岔安全高效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所述对称道 ...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道岔全长a为7720~7724mm,前长a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道岔全长a为7720~7724mm,前长a1为3551~3555mm,后长a2为4167~4171mm,由转辙器部分(1)、辙叉及护轨部分(2)组成,其中:
所述转辙器部分(1)包括两个基本轨(11)、两个尖轨(12)以及两个转辙导轨(13),所述尖轨(12)与所述转辙导轨(13)相连,两者均位于两个基本轨(11)之间,两个所述尖轨(12)为曲线型结构,端头交替紧贴同侧所述基本轨(11);
所述辙叉及护轨部分(2)包括辙叉心轨(21)、两个翼轨(22)以及两个护轨(23),所述辙叉心轨(21)位于道岔侧线钢轨(3)和道岔主线钢轨(4)相交处,所述翼轨(22)与所述转辙导轨(13)相连,所述翼轨(22)与所述辙叉心轨(21)相连,所述护轨(23)位于钢轨导轨(5)内侧,所述钢轨导轨(5)与所述基本轨(11)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所述尖轨(12)长度为2178~2182mm;所述尖轨(12)设有牵引点,动程为128~13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导轨(13)长度为2385~2395mm,曲线半径为48~52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轨(11)长度为4055~4065mm。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道岔全长a为7722mm,前长a1为3553mm,后长a2为4169mm;所述尖轨(12)长度为2180mm,所述尖轨(12)设有牵引点,动程为130mm;所述转辙导轨(13)长度为2390mm,曲线半径为50m;所述基本轨(11)长度为406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道岔查照间隔Dx≥725,查照间隔Dy≤70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辙导轨(13)为桥型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洋,牛凤鸣,张利,魏金彩,郝晓成,王钟苑,欧成章,王飞,马文军,李晓飞,耿耿,吴明辉,耿晓婷,刘强,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