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及其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37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及其生产设备,涉及纺织领域,包括:步骤一:原料准备,包括成品棉布、亚麻布和胶体原液;步骤二:将原料准备中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和丝光等工序;步骤三:将原料中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纺织,将两种面料纺织在一起成为一组面料,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染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步骤一:原料准备,包括成品棉布、亚麻布和胶体原液和步骤五:将胶体原液灌注进入设备中,再将布料通过设备,使得胶体原液附着在布料外侧成为固体,实现了将棉质布料、麻质布料和胶体布料进行融合,最终布料中面对皮肤的是棉质,对外侧的是胶体,使得最终布料既具备密封效果,也具备一定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现有的纺织布料结构单一,无法将密封性和舒适性进行结合,例如特殊环境下工作人员所穿戴的防护服布料,密封性是布料必备的要求,但是密封的胶体布料直接与皮肤接触会大大影响舒适性,会造成皮肤闷汗等情况,且现有的纺织装置对特殊布料进行处理的时候,无法多次反复的对其进行延压,从而造成特殊布料之间相互融合程度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原料准备,包括成品棉布、亚麻布和胶体原液;/n步骤二:将原料准备中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和丝光等工序;/n步骤三:将原料中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纺织,将两种面料纺织在一起成为一组面料,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染色;/n步骤四:染色烘干后,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进行印花,然后对布料进行整理;/n步骤五:将胶体原液灌注进入设备中,再将布料通过设备,使得胶体原液附着在布料外侧成为固体;/n步骤六:通过装置后将布料进行收卷,然后进行人工质检,观察其舒适度、密封度和透光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原料准备,包括成品棉布、亚麻布和胶体原液;
步骤二:将原料准备中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和丝光等工序;
步骤三:将原料中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纺织,将两种面料纺织在一起成为一组面料,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染色;
步骤四:染色烘干后,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进行印花,然后对布料进行整理;
步骤五:将胶体原液灌注进入设备中,再将布料通过设备,使得胶体原液附着在布料外侧成为固体;
步骤六:通过装置后将布料进行收卷,然后进行人工质检,观察其舒适度、密封度和透光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原料准备内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S1:对原布料进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S2: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
S3: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胶体原液内质量份包括聚四氟乙烯、氯乙烯树脂和天然乳胶,其中四氟乙烯、氯乙烯树脂和天然乳胶所占质量比为1: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原料准备中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和丝光等工序,包括:
S1:烧毛,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S2:退浆,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S3:煮练,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S4:漂白,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盖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
S5:丝光,棉织物在室温或低温下,在经纬方向上都受到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以改善织物性能的加工过程,织物经过丝光后由于纤维膨化,纤维纵向天然扭转消失,横截面成椭圆形,对光的反向更有规律,因而增进了光泽,丝光后,采用冲吸去碱或蒸箱去碱,或平洗地去碱等方法充分去碱,直至织物呈中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布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将原料中的成品棉布和亚麻布进行纺织,将两种面料纺织在一起成为一组面料,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染色,包括:
S1:将处理好的棉布与亚麻布进行纺织,利用喷气式织布机将两组布料纺织成为一组面料;
S2:染色主要分浸染和轧染,浸染是将织物浸渍于染液中,而使染料逐渐上染织物的方法它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染色,绳状染色、卷染都属于此范畴,轧染是先把织物浸渍于染液中,然后使织物通过轧辊,把染液均匀轧入织物内部再经汽蒸或热熔等处理的染色方法,它适用于大批量织物的染色;
S3:染色后对其进行烘干,启用循环烘干风对其进行烘干,烘干后的气体进行收集,经过废气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可排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炜李琴琴杨军叶子兰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三金特种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