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35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包括:将棉短绒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碱纤维素,然后依次经过压榨、粉碎、老成处理,加入二硫化碳混合进行磺化反应,得到预处理棉短绒;将预处理棉短绒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状态下加入乙二醇、乙二胺,过滤、脱泡、熟成后进行湿法纺丝,得到纤维丝束;将再生纤维丝束经过喷头牵伸、纺盘牵伸、塑化浴牵伸、回缩牵伸四级梯度牵伸,塑化定型后再进行切断、去酸洗、脱硫、水洗、漂白、上油、烘干得到再生纤维;将再生纤维作为经线,天丝作为纬线,编织成布,纬线设置为相邻两根之间为U型互相扣连形成扣节,所述经线在所述纬线的扣节之间穿线,依次经过浸涂、烘干,得到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
技术介绍
纺织布,即纺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布的国家之一,纺织布料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或粘结构成的平软片块物;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交叉和绕结是纱线能构成的两种稳定结构关系,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特定力学性能,分析织物中的纱线组及其运行方向、运行规律和形成的关系,可以清晰地认识各种织物。粘胶纤维是以棉或其它天然纤维为原料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在12种主要纺织纤维中,粘胶纤维的含湿率最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普通粘胶纤维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有较好的可纺性能,但其力学性能较差,易于断裂,近些年来人们的衣着开始向着休闲、舒适的方向发展,需要继续提供出能满足人群需求的新品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棉短绒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碱纤维素,然后依次经过压榨、粉碎、老成处理,加入二硫化碳混合进行磺化反应,磺化温度为30-50℃,磺化时间为1-2h,得到预处理棉短绒;S2、将预处理棉短绒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状态下加入乙二醇、乙二胺,过滤、脱泡、熟成后进行湿法纺丝,得到纤维丝束;S3、将再生纤维丝束经过-30~-38%喷头牵伸、40-46%纺盘牵伸、10-14%塑化浴牵伸、-0.5~-1.5%回缩牵伸四级梯度牵伸,塑化定型后再进行切断、去酸洗、脱硫、水洗、漂白、上油、烘干得到再生纤维;S4、将再生纤维作为经线,天丝作为纬线,依次经过粘合、络筒、上浆后通过织布机编织成布,纬线设置为相邻两根之间为U型互相扣连形成扣节,所述经线在所述纬线的扣节之间穿线,依次经过浸涂、烘干,得到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优选地,S1中,氢氧化钠溶液0.8-1.6mol/L。优选地,S2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4-0.6mol/L。优选地,S2中,预处理棉短绒、乙二醇、乙二胺的质量比为100:1-2:1-2。优选地,S2的湿法纺丝过程中,凝固液包括:硫酸80-120g/L,硫酸锌50-60g/L,硫酸钠30-40g/L。优选地,S2的湿法纺丝过程中,凝固液温度为40-50℃,丝条浸浴长度为800-900mm,喷丝头直径为0.06-0.07mm。优选地,S4中,再生纤维的直径为43-44μm,纤度为500-515dtex。优选地,S4中,天丝的直径为61-63μm,纤度为500-540dtex。优选地,S4所得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中,经密度为41-41.6根/cm,纬密度为45-46根/c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便于实施;与传统的再生纤维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得再生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其干断裂强度≥3.54cN/dtex,干断裂伸长率17.4-18.5%,湿断裂强度≥2.3cN/dtex,湿断裂模量≥0.62cN/dtex,用其作为经线与天丝复配纺织具有良好的可纺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面料、内衣等纺织行业。本专利技术原料成本低,成品价格便宜,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不仅适于市场化,也提高了纤维面料本身的附加值;且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前后步骤衔接紧密,操作条件温和,制备的布料各方面性能俱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棉短绒浸渍在浓度为0.8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碱纤维素,然后依次经过压榨、粉碎、老成处理,加入二硫化碳混合进行磺化反应,磺化温度为50℃,磺化时间为1h,得到预处理棉短绒;S2、将100kg预处理棉短绒溶解于浓度为0.6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状态下加入1kg乙二醇、2kg乙二胺,经过三道过滤、脱泡、熟成后进行湿法纺丝,得到纤维丝束;上述湿法纺丝过程中,凝固液包括:硫酸80g/L,硫酸锌60g/L,硫酸钠30g/L;凝固液温度为50℃,丝条浸浴长度为800mm,喷丝头直径为0.07mm;S3、将再生纤维丝束经过-30%喷头牵伸、46%纺盘牵伸、10%塑化浴牵伸、-1.5%回缩牵伸四级梯度牵伸,塑化定型后再进行切断、去酸洗、脱硫、水洗、漂白、上油、烘干,得到直径为43μm且纤度为515dtex再生纤维;S4、将再生纤维作为经线,直径为61μm且纤度为540dtex的天丝作为纬线,依次经过粘合、络筒、上浆后通过织布机编织成布,经密度为41根/cm,纬密度为46根/cm,纬线设置为相邻两根之间为U型互相扣连形成扣节,所述经线在所述纬线的扣节之间穿线,依次经过浸涂、烘干,得到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本实施例所得再生纤维的名义纤度为1.27dtex,干断裂强度为3.3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2.0%,湿断裂强度为1.9cN/dtex,湿断裂模量为0.47cN/dtex。实施例2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棉短绒浸渍在浓度为1.6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碱纤维素,然后依次经过压榨、粉碎、老成处理,加入二硫化碳混合进行磺化反应,磺化温度为30℃,磺化时间为2h,得到预处理棉短绒;S2、将100kg预处理棉短绒溶解于浓度为0.4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状态下加入2kg乙二醇、1kg乙二胺,经过三道过滤、脱泡、熟成后进行湿法纺丝,得到纤维丝束;上述湿法纺丝过程中,凝固液包括:硫酸120g/L,硫酸锌50g/L,硫酸钠40g/L;凝固液温度为40℃,丝条浸浴长度为900mm,喷丝头直径为0.06mm;S3、将再生纤维丝束经过-38%喷头牵伸、40%纺盘牵伸、14%塑化浴牵伸、-0.5%回缩牵伸四级梯度牵伸,塑化定型后再进行切断、去酸洗、脱硫、水洗、漂白、上油、烘干,得到直径为44μm且纤度为500dtex再生纤维;S4、将再生纤维作为经线,直径为63μm且纤度为500dtex的天丝作为纬线,依次经过粘合、络筒、上浆后通过织布机编织成布,经密度为41.6根/cm,纬密度为45根/cm,纬线设置为相邻两根之间为U型互相扣连形成扣节,所述经线在所述纬线的扣节之间穿线,依次经过浸涂、烘干,得到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本实施例所得再生纤维的名义纤度为1.29dtex,干断裂强度为3.21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2.8%,湿断裂强度为1.80cN/dtex,湿断裂模量为0.49cN/dtex。实施例3一种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棉短绒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碱纤维素,然后依次经过压榨、粉碎、老成处理,加入二硫化碳混合进行磺化反应,磺化温度为30-50℃,磺化时间为1-2h,得到预处理棉短绒;/nS2、将预处理棉短绒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状态下加入乙二醇、乙二胺,过滤、脱泡、熟成后进行湿法纺丝,得到纤维丝束;/nS3、将再生纤维丝束经过-30~-38%喷头牵伸、40-46%纺盘牵伸、10-14%塑化浴牵伸、-0.5~-1.5%回缩牵伸四级梯度牵伸,塑化定型后再进行切断、去酸洗、脱硫、水洗、漂白、上油、烘干得到再生纤维;/nS4、将再生纤维作为经线,天丝作为纬线,依次经过粘合、络筒、上浆后通过织布机编织成布,纬线设置为相邻两根之间为U型互相扣连形成扣节,所述经线在所述纬线的扣节之间穿线,依次经过浸涂、烘干,得到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棉短绒浸渍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制成碱纤维素,然后依次经过压榨、粉碎、老成处理,加入二硫化碳混合进行磺化反应,磺化温度为30-50℃,磺化时间为1-2h,得到预处理棉短绒;
S2、将预处理棉短绒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状态下加入乙二醇、乙二胺,过滤、脱泡、熟成后进行湿法纺丝,得到纤维丝束;
S3、将再生纤维丝束经过-30~-38%喷头牵伸、40-46%纺盘牵伸、10-14%塑化浴牵伸、-0.5~-1.5%回缩牵伸四级梯度牵伸,塑化定型后再进行切断、去酸洗、脱硫、水洗、漂白、上油、烘干得到再生纤维;
S4、将再生纤维作为经线,天丝作为纬线,依次经过粘合、络筒、上浆后通过织布机编织成布,纬线设置为相邻两根之间为U型互相扣连形成扣节,所述经线在所述纬线的扣节之间穿线,依次经过浸涂、烘干,得到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氢氧化钠溶液0.8-1.6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再生纤维的布料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月华钱慧玲丁忠明徐华徐莉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明旺化纤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