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机紧实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和带紧实装置的牵伸机构,用于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紧实装置(1)用于牵伸纤维条子(23)的集束,包括紧实单元(3),该紧实单元具有安置在主体(2)内的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和由该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供给的吸气口,紧实皮圈(8a,8b)可更换地安置在该吸气口上方。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紧实单元(3)包括带有孔板开口(7)的孔板(6)用于覆盖该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该主体(2)设计用于可分离地容纳覆盖该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的孔板(6)。借助该孔板(6)能改变该吸气口以便该紧实单元(3)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纱机紧实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和带紧实装置的牵伸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纺纱机特别是环锭纺纱机的用于集束牵伸纤维条子的紧实装置(Verdichtungsvorrichtung),该紧实装置具有紧实单元,该紧实单元具有安置在主体中的抽吸空气供应机构和由抽吸空气供应机构供应的吸气口,紧实皮圈可更换地安置在吸气口上。
技术介绍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机构的许多设计由现有技术公开了。它们用于牵伸或拉伸纤维条子,由此造成纤维横截面缩小。牵伸过程中,纤维此时须尽量一致地并排移动以获得均匀一致的纤维条子,这是制造均匀纱线的前提条件。紧接牵伸机构进行加捻的纺纱机有以下缺点,在牵伸机构的输出罗拉对处出现所谓的纺纱三角区。它具有比所出现的纱线大许多的宽度并具有无法按规定并合到所生成的纱线中的边缘纤维。边缘纤维因此对待纺纱线的强度帮助不大。为了避免纺纱三角区,从现有技术中已经知道了在牵伸机构后设置紧实装置,在紧实装置中,经过牵伸但基本还无捻的纤维条子通过其纤维侧向集聚被紧实或集束。因为在加捻时避免了纺纱三角区,故加捻纱线看上去更均匀、更耐裂且毛羽较少。这种紧实装置尤其被用在环锭纺纱机中。在此通过转动的环纺锭子和在钢领上环绕转动的钢丝圈来加捻。已知的紧实装置通常设计成是气压工作的。因此已知的是,纤维条子通过抽吸被集聚到沿纤维走向延伸的孔眼道,空气经此借助抽吸力被吸入。在此,孔眼道在环绕吸气口布置的紧实皮圈的输送方向上延伸。具有沿抽吸道打孔的皮圈的这种紧实系统例如由DE4323472A1公开。在紧实皮圈由窄网眼织物构成的一个替代设计中,吸气口呈窄缝状构成,仅抽吸力经此作用于纤维条子并将其紧实。DE19846268A1公开了这种紧实系统。紧实装置具有带有抽吸空气供应机构的主体。该主体可被设计成皮圈笼,其被紧实皮圈缠绕。还可以如此设计皮圈笼,它可容纳喂给罗拉,且紧实皮圈缠绕皮圈笼和喂给罗拉。被紧实皮圈缠绕的主体部分此时可被设计成带有抽吸空气供应机构的吸气块(Saugschuh)。优选如此设计该主体,该紧实装置包括两个紧实单元分别用于一个纺纱位。紧实皮圈因为纤维引导而必然遇到磨损且为此通常可更换布置。该主体也可被设计成空心型材,其沿机器纵向延伸并且在周向上在纺纱位区域中包括抽吸空气供应机构。空心型材可以延伸经过多个纺纱位,即经过两个以上的纺纱位或者整个纺纱机。空心型材优选是可分开的,以便能根据需要更换紧实皮圈。带有孔眼道的紧实皮圈的使用以及由窄网眼织物构成的紧实皮圈的使用都取决于待加工纤维地具有优缺点。因此一个显著缺点是,已知的紧实装置特别是带有紧实装置的牵伸机构在客户针对紧实系统做出选择之后只能相当费事地被改装,已草拟总是伴随一次决断地必须容忍所选系统的已有缺点。另外,在带有紧实装置的已知牵伸机构中有以下缺点,在或许并不希望紧实的情况下,这无法简单地通过关停紧实装置的抽吸进行,因为由此无法再得到在直至作为紧实区的区域内的纤维引导。或许这会导致纤维淤堵且在迄今的紧实装置前出现纱线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任务,提供一种紧实装置以及一种带有紧实装置的牵伸机构,在此,该紧实系统能以简单方式被更换。该任务通过一种紧实装置完成,其紧实单元包括带有孔板开口的孔板(Blende)用于覆盖抽吸空气供应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主体设计成可分离地容纳覆盖抽吸空气供应机构的孔板,并且吸气口为了紧实单元运行可借助孔板被改变。紧实系统在本专利技术范围是指紧实单元设计用于紧实纤维条子的结构。在此,一方面是通过将敞开的吸气口与带有孔眼道的紧实皮圈组合所得到的紧实单元设计和另一方面是通过将由透气织物构成的紧实皮圈与由缝缩窄的吸气口的组合所得到的紧实单元设计都属于已知的紧实系统。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以简单方式可以至少在这两个系统之间进行转换。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紧实装置的主要特征是如此设计该主体,即,它设计用于在抽吸空气供应机构区域中容纳孔板,从而可借助孔板来改变吸气口以运行该紧实单元。根据需要,吸气口可以被限制到窄缝,于是仅抽吸空气通过窄缝作用于纤维条子并造成紧实。根据本专利技术,吸气口可以借助孔板被如此扩大,即该吸气口与带有孔眼道的紧实皮圈连用,在此,抽吸力通过紧实皮圈的孔眼道被限制。需要时,因为可以可分离地安置孔板和安置不同的紧实皮圈在主体上,故紧实装置的紧实单元能以简单方式被改建,使得其随即造成经由吸气缝和由织物构成的紧实皮圈的紧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紧实装置因此可以由使用者以对各自应用目的最佳的方式来运行运行,从而在紧实装置区域内实现纤维条子的可靠的最佳集聚。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紧实装置也可以如此运行,即没有进行紧实。当代替紧密纱线地应制造常见的环锭纱时,配设有本专利技术的紧实装置或本专利技术的牵伸机构的纺纱机因而也可以在纺纱机、特别是环锭纺纱机上运行。为了避免紧实,本专利技术的紧实装置以扩大的吸气口和呈筛网皮圈或织物皮圈形式的紧实皮圈运行。补充地,通过吸气口而预期有的抽吸力可被减小,从而紧实装置的紧实功能不会遇到纱线淤堵或断裂的危险。该孔板开口最好被设计成用于与紧实皮圈合作的吸气口。根据第一替代方式,该孔板开口被设计成用于与呈筛网皮圈或织物皮圈形式的紧实皮圈合作的吸气缝。吸气缝的取向原则上能以任何方式进行,例如平行于输送方向进行。也有以下可能,吸气缝在纤维条子输送方向上缩窄地构成,由此增强紧实作用。但根据本方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而规定,该吸气缝相对于纤维条子输送方向倾斜地延伸。相应的设计也不同于吸气缝平行于纤维条子输送方向取向地增强该紧实作用,其中纤维条子还通过倾斜走向获得轻微假捻,由此与输送带摩擦作用相结合地使边缘纤维更好地包缠纤维条子。根据第二替代方案,孔板开口被设计成用于与具有在纤维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孔眼道的紧实皮圈合作的吸气口。也可行的是,该抽吸空气供应机构本身、即不带孔板地被设计成用于与紧实皮圈合作的吸气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紧实机构可以包括唯一的孔板。唯一的孔板优选具有呈用于与呈筛网皮圈或织物皮圈形式的紧实皮圈合作的吸气缝形式的孔板开口。为了能更换该紧实系统,抽吸空气供应机构能设计成用于与带有孔眼道的紧实皮圈合作的吸气口。为了更换紧实系统,只需取出所述孔板且更换该紧实皮圈。或者也可行的是,该紧实机构包括第二孔板。在此设计中,第一孔板优选具有呈吸气缝形式的用于与呈筛网皮圈或织物皮圈形式的紧实皮圈合作的孔板开口,而第二孔板优选具有孔板开口,其被设计成用于与带有孔眼道的紧实皮圈合作的吸气口。位置固定地且可分离地将孔板安置在主体上原则上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进行。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而规定,该主体设计用于在抽吸空气供应机构中与滑动面齐平地容纳该孔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设计,该抽吸空气供应机构具有容置区,其如此设计用于容纳该孔板,即,安置在抽吸空气供应机构内的孔板以其顶面相对于包围孔板的主体区域表面齐平地取向。本专利技术的这个设计保证了尤其无干扰的且可靠的紧实装置运行,特别是紧实皮圈无摩擦地环绕主体运动,紧实皮圈贴靠在孔板顶面和主体的滑动面上。在使用孔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紧实装置(1),所述紧实装置用于已牵伸纤维条子(23)的集束,所述紧实装置包括紧实单元(3),所述紧实单元具有安置在主体(2)内的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和由所述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供给的吸气口,紧实皮圈(8a,8b)以可更换的方式安置在所述吸气口上方,其特征是,所述紧实单元(3)包括带有孔板开口(7)的孔板(6),用于覆盖所述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所述主体(2)被设计用于以可分离的方式容纳覆盖所述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的所述孔板(6),借助所述孔板(6)能改变用于所述紧实单元(3)的运行的所述吸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3 DE 102019113796.91.一种用于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紧实装置(1),所述紧实装置用于已牵伸纤维条子(23)的集束,所述紧实装置包括紧实单元(3),所述紧实单元具有安置在主体(2)内的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和由所述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供给的吸气口,紧实皮圈(8a,8b)以可更换的方式安置在所述吸气口上方,其特征是,所述紧实单元(3)包括带有孔板开口(7)的孔板(6),用于覆盖所述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所述主体(2)被设计用于以可分离的方式容纳覆盖所述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的所述孔板(6),借助所述孔板(6)能改变用于所述紧实单元(3)的运行的所述吸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实装置(1),其特征是,所述孔板开口(7)被设计成用于与所述紧实皮圈(8a,8b)合作的吸气口。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实装置(1),其特征是,所述孔板开口(7)被设计成用于与呈筛网皮圈或织物皮圈形式的紧实皮圈(8b)合作的抽吸缝。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实装置(1),其特征是,所述孔板开口(7)被设计成用于与具有在纤维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孔眼道(9)的紧实皮圈(8a)合作的吸气口。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紧实装置(1),其特征是,所述抽吸空气供应机构(5)被设计成用于与紧实皮圈(8a,8b)合作的吸气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维施洛普,J·斯蒂格,
申请(专利权)人: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