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微孔纳米晶硬铬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硬铬的制备方法,更加具体地说,具体地说是一种电镀微孔纳米晶硬铬层的镀液配方和施镀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镀硬铬技术常被应用于零件的表面强化。电镀铬层具有较高的硬度,优异的耐磨性、耐热性、耐蚀性及抗高温氧化性能并能长期保持表面光亮且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同时,电镀硬铬镀层技术还常常被用来修复磨损零件和切削过度的工件,使这些零件重复使用。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镀铬液是以硫酸为催化剂的传统镀铬液,沉积得到的较为粗大的铬晶粒对铬镀层的防护作用是有害的,尤其是用在耐磨部件。同时传统镀铬液以硫酸为催化剂,电镀时析氢副反应严重,其阴极电流效率仅为6~16%,使硬铬层生产成本大大增加。故研究一种新型电镀硬铬镀液配方和施镀方法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镀微孔纳米晶硬铬层的方法,解决了传统镀铬工艺中铬镀层耐磨性不足且阴极电流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微孔纳米晶铬层电镀液由铬酐 ...
【技术保护点】
1.微孔纳米晶铬层电镀液,其特征在于,由铬酐、硫酸锶和氟硅酸钾以及水组成:/n铬酐(CrO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孔纳米晶铬层电镀液,其特征在于,由铬酐、硫酸锶和氟硅酸钾以及水组成:
铬酐(CrO3)100~400g/L
硫酸锶(SrSO4)1~10g/L
氟硅酸钾(K2SiF6)1~25g/L
余量为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纳米晶铬层电镀液,其特征在于,铬酐为200~350g/L,硫酸锶为3~8g/L,氟硅酸钾为10~2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微孔纳米晶铬层电镀液,其特征在于,电镀的时候不进行搅拌,随电镀进行,氟硅酸钾和硫酸锶的溶解部分进行电镀反应,氟硅酸钾和硫酸锶的未溶解部分随平衡移动,不断向电镀液中不断进行补充。
4.一种电镀微孔纳米晶硬铬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基体预处理
使用线切割机切取钢试样作为电镀阴极,电镀前,试样需经砂纸打磨至光亮镜面,然后在氢氧化钠中超声清洗,以去除试样表面油脂,接着将试样浸入稀盐酸中活化,利于表面结晶,最后经过去离子水冲洗,无水乙醇超声震荡,干燥,备用;
步骤2,阳极处理
选用铅锑合金作为电镀阳极,电镀前,铅锑合金经过打磨露出新的合金表面,然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去除表面杂质和油脂,经过去离子水冲洗,无水乙醇冲洗,干燥备用;
步骤3,电镀工艺
将步骤1和2得到的电镀阴极和电镀阳极置于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彬,王心悦,高志明,吴忠,史庆志,田秋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