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33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厚度大于3mm,冷轧钢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力学性能;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尺寸精度达到冷轧标准PT.B级别;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脱碳层+晶间氧化层的深度为<15μm;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晶粒度达到6级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非常好的汽车应用背景及现实的切入市场,在充分研发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探索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前景广阔。为新一代冷轧技术应用研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国产化及推动我国在该技术前沿的国际地位,对全面推动钢材深加工和特种需求钢材国产化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精度冷轧新材料
,具体为一种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钢铁结构材料中最具活力和创造性、发展最快的是低合金高强度钢。在钢中添加微量(单独或复合加入含量少于0.1%)的合金化元素(钒、铌、钛等),形成相对稳定的碳化物和氮化物,从而在钢中产生晶粒细化和析出强化效果,使屈服强度较碳素钢和碳锰钢提高2~3倍的钢类被称为低合金高强钢。伴随着中国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品种结构调整一直是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任务。通过使用性能更优、用量更少的高强度低合金钢,可大量节约钢材消耗,减轻对资源、能源、环境的压力。毫无疑问积极推进高强度低合金钢的应用是实现中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内外在高强度低合金钢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在实际品种开发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如细晶/超细晶粒钢技术、微合金钢的析出相控制技术等。近十几年来,世界各个国家相继启动了目标一致的新一代钢铁材料研究计划。1997年,日本正式启动了代号为NEDO的超金属项目和代号为ST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厚度大于3mm,冷轧钢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力学性能;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尺寸精度达到冷轧标准PT.B级别;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脱碳层+晶间氧化层的深度为<15μm;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晶粒度达到6级以上;/n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热轧卷成的选择包括,对化学成分的控制研究、组织及夹杂物的控制研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n步骤2:制备工艺的优化,依次进行酸洗、冷轧、退火、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厚度大于3mm,冷轧钢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力学性能;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尺寸精度达到冷轧标准PT.B级别;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脱碳层+晶间氧化层的深度为<15μm;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晶粒度达到6级以上;
所述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热轧卷成的选择包括,对化学成分的控制研究、组织及夹杂物的控制研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步骤2:制备工艺的优化,依次进行酸洗、冷轧、退火、分条;
步骤3:对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进行试验;
步骤4:为获得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根据其生产工艺过程,研究重点为三个方面:
(1)根据产品的力学性能要求,加入1.5%的强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进行轧制退火,并测试其材料力学性能;
(2)选择不同的轧制压下率和退火工艺参数,并测试其材料力学性能;
(3)原料厚度波动对冷轧产品尺寸精度的影响控制在±0.3mm;
步骤5:对厚规格高精度冷轧低合金高强钢带改善冷轧及退火处理,具体工艺工艺具体如下:
步骤一、取热轧钢卷5.5×1250mm;经酸洗去除表面氧化层,然后分条;
步骤二、分条至5.5×234,进行小卷毛坯退火;
步骤三、退火后材料进行小变量冷轧,第一道次从5.5×234冷轧至5.1×234;第二道次冷轧至4.8×234,第三道次冷轧至4.5×234,第四道次冷轧至4.2×234;第五道次冷轧至4.0×234;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第五道次冷轧完成后的钢带进行第二次热处理,热处理步骤如下:
4.1)加热至250℃保温,去除钢带表面的水分油污,保证钢带表面的清洁度;确保内真空度,然后冲入氢气,确保炉内保护气体的浓度和纯度,防止退火热处理过程中钢带表面脱碳和氧化;
4.2)加入强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加热至700℃保温,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再结晶处理;确保球化退火工艺完成,获得良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使碳化物由片层状转变为球状;
4.3)降温至580℃后屌外罩,加快降低炉内温度,使组织发生细微变化;
4.4)降温至270℃,在内罩外壁表面用水喷淋,加速冷却,70℃出炉,此时组织无相变,节约生产成本,加快热处理节奏;
步骤五、步骤四经中坯退火后的材料进行成品轧制,轧制工艺为第六道次从4.0×234冷轧至3.7×234;第七道次冷轧至3.5×234,第八道次冷至3.3×2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张骁吴文斌储钱良杨春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翔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