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素体低温钢锻件及其低温深冷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铁素体低温钢锻件及其低温深冷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型铸锻件在核电、海洋装备、大型低温风洞等领域广泛应用,其生产技术是国家制造业能力的体现。作为液化天然气(LNG)储存容器或运输船舶的厚板材料,低温铁素体9Ni钢已经得到大量且系统的研究,并基本澄清了其韧化机理,即逆转变奥氏体作为韧性相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提高低温(-196℃)韧性:(1)增加额外铁素体/奥氏体界面提高裂纹折转次数或扩展能量;(2)奥氏体相的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以缓解裂纹尖端应力集中;(3)奥氏体逆相变时“吸收”P、S等杂质元素而“纯净”铁素体基体。但作为大型低温钢锻件,由于其截面大,在锻造和热处理时的“控型”、“控性”方面存在新的问题:I、在锻件心部可能的最小临界冷速时,理论上应获得多级结构的回火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以保证淬火+回火的调质态在-196℃的冲击韧性;II、为避免大量不规则的残余奥氏体或M-A岛出现,控制逆转变奥氏体在原奥氏体晶界或马氏体板条界面呈条带状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素体低温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铸坯锻造成型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得到退火态锻件;/n(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退火态锻件依次进行淬火和第一次回火处理,得到回火态锻件;/n(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回火态锻件依次在-70~-85℃、-95~-105℃和-115~-130℃进行分段深冷处理,得到深冷锻件;/n(4)将步骤(3)得到的深冷锻件进行第二次回火处理,得到铁素体低温钢锻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素体低温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铸坯锻造成型后进行均匀化退火,得到退火态锻件;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退火态锻件依次进行淬火和第一次回火处理,得到回火态锻件;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回火态锻件依次在-70~-85℃、-95~-105℃和-115~-130℃进行分段深冷处理,得到深冷锻件;
(4)将步骤(3)得到的深冷锻件进行第二次回火处理,得到铁素体低温钢锻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步骤(1)中铁素体低温钢锻件的成分包括:C0.03~0.08%,Si0.10~0.20%,Mn0.50~0.10%,Ni9~10%,Cu0~1.5%,P<0.015%,S<0.010%和余量的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锻造的开锻温度为980~1020℃,终锻温度为720~800℃,累积锻造比为4~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锻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冬,张依潇,顾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