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曲拉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730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牦牛曲拉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具体通过样品收集、表面消毒、冲洗、预培养、乳酸菌分离、乳酸菌鉴定及保藏七个步骤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牦牛曲拉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牦牛曲拉采用预处理方法处理后,更有利于从中分离乳酸菌,处理后乳酸菌的分离具有效率高、杂菌污染少、步骤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分离所得的乳酸菌可应用于乳制品生产,基于上述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产生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牦牛曲拉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牦牛曲拉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牛曲拉,又称奶渣,是将牦牛乳脱脂后,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使酪蛋白凝结、干燥后制成的一种发酵乳制品。曲拉中蛋白含量高于以普通牛乳制作的干酪。与新鲜牦牛乳相比较,曲拉具有蛋白质含量较高、易贮藏、方便运输的特点。曲拉不仅是藏区牧民储藏食品蛋白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制作酸奶的发酵剂。不同地域曲拉的制作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地域的不同牧民家庭因制作习惯不同也不尽相同。曲拉的品质及风味与其制作方式关系密切,其主要由脱脂方式、制作所用的发酵剂及环境条件所控制,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曲拉的品质及滋气味。随着藏区牧民家庭脱脂技术的逐渐提高,采用电动式脱脂机已能够满足脱脂要求;到目前为止,牧民制作曲拉时依旧选择沿用传统的添加乳清液的方式作为发酵剂,因其中本身含有异常复杂的微生物,因此,曲拉的制作过程中除乳酸菌外还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过程。曲拉的发酵过程属于自然发酵,因无法精确控制发酵温度,在这种开放环境下适宜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牦牛曲拉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样品收集:从牧区或周边市场收集牦牛曲拉样品,收集时检查是否有霉变或虫蛀的牦牛曲拉;/n步骤二,表面消毒:称取牦牛曲拉样品,按照料液比1:10的比例,加入装有体积分数75%酒精的无菌离心管中浸泡30~50s,4000rpm离心,去除上清液,再加入与酒精相同量,质量分数15%的过氧化氢,灭菌15~20min,4000rpm离心取沉淀;/n步骤三,冲洗:将表面消毒后的牦牛曲拉用无菌水冲洗4~5次,然后用0.9%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泡5~8min,用无菌吸水纸吸干牦牛曲拉表面水分;/n步骤四,预培养:将冲洗过的牦牛曲拉放入其原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曲拉中乳酸菌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样品收集:从牧区或周边市场收集牦牛曲拉样品,收集时检查是否有霉变或虫蛀的牦牛曲拉;
步骤二,表面消毒:称取牦牛曲拉样品,按照料液比1:10的比例,加入装有体积分数75%酒精的无菌离心管中浸泡30~50s,4000rpm离心,去除上清液,再加入与酒精相同量,质量分数15%的过氧化氢,灭菌15~20min,4000rpm离心取沉淀;
步骤三,冲洗:将表面消毒后的牦牛曲拉用无菌水冲洗4~5次,然后用0.9%的无菌生理盐水浸泡5~8min,用无菌吸水纸吸干牦牛曲拉表面水分;
步骤四,预培养:将冲洗过的牦牛曲拉放入其原始重量20~40倍体积的灭菌乳中,在37~40℃温度下培养至凝乳;
步骤五,乳酸菌分离:取10g预培养后的凝乳于90mL生理盐水中,按照10倍梯度稀释,取适宜稀释度的稀释液0.1mL涂布于MRS琼脂培养基37℃培养;
步骤六,乳酸菌鉴定:挑取菌落进行过氧化氢酶试验和革兰氏染色并镜检,将革兰阳性、过氧化氢酶实验阴性的纯菌菌株初步确定为乳酸菌;
步骤七,保藏:将步骤六初步确定的乳酸菌株接种于保藏培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鹏程张卫兵赵礼赵德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雪峰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