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及其喷涂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19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酸盐水泥:20‑30份,水渣:10‑15份,砂子:15‑20份,玻化微珠:0.5‑0.9份,膨胀蛭石:1‑2份,发泡聚苯乙烯:20‑25份,发泡聚氨酯:20‑26份,填料:10‑1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1.0份,防水剂:1‑2份,渗透剂:0.6‑0.8份,增粘剂:1‑3份,发泡剂: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计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的喷涂工艺,该喷涂工艺简单易行,喷涂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保温和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及其喷涂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及其喷涂工艺。
技术介绍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建材工业是中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保温、防水性能作为建筑材料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性能要求,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是,传统的保温材料采用发泡聚苯乙烯或其他多孔材料,他们自身不具备防水功能,吸水吸潮后其保温效果急剧下降,且吸潮吸水后极易霉变,污染环境,因此,研发一种具有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及其喷涂工艺,该喷涂工艺简单易行,喷涂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保温和防水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酸盐水泥:20-30份,水渣:10-15份,砂子:15-20份,玻化微珠:0.5-0.9份,膨胀蛭石:1-2份,发泡聚苯乙烯:20-25份,发泡聚氨酯:20-26份,填料:10-1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1.0份,防水剂:1-2份,渗透剂:0.6-0.8份,增粘剂:1-3份,发泡剂:2-4份;砂子为天然石英砂、破碎石英砂、人工砂岩中的一种或两种,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1.0wt%,粒径为0.8mm-1.0mm;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松香皂类;增粘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烷或氯化铁水溶液;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防水剂为无机铝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前述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中,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酸盐水泥:20份,水渣:10份,砂子:15份,玻化微珠:0.5份,膨胀蛭石:1份,发泡聚苯乙烯:20份,发泡聚氨酯:20份,填料:10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份,防水剂:1份,渗透剂:0.6份,增粘剂:1份,发泡剂:2份;砂子为天然石英砂,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1.0wt%,粒径为0.8mm;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粘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烷;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防水剂为无机铝盐。前述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中,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酸盐水泥:30份,水渣:15份,砂子:20份,玻化微珠:0.9份,膨胀蛭石:2份,发泡聚苯乙烯:25份,发泡聚氨酯:26份,填料:1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1.0份,防水剂:2份,渗透剂:0.8份,增粘剂:3份,发泡剂:4份;砂子为破碎石英砂,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1.0wt%,粒径为1.0mm;发泡剂为松香皂类;增粘剂为氯化铁水溶液;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防水剂为无机铝盐。前述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中,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酸盐水泥:25份,水渣:12份,砂子:18份,玻化微珠:0.7份,膨胀蛭石:2份,发泡聚苯乙烯:22份,发泡聚氨酯:24份,填料:13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8份,防水剂:2份,渗透剂:0.7份,增粘剂:2份,发泡剂:3份;砂子为天然石英砂和人工砂岩,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1.0wt%,粒径为0.9mm;发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增粘剂为氯化铁水溶液;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防水剂为无机铝盐。前述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中,改性聚丙烯纤维由聚丙烯酸酯构成的束状单丝短纤维。前述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中,填料为憎水处理后的滑石粉、粉煤灰或重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所述的憎水处理是指用有机硅系列或脂肪酸包裹在填料颗粒的表面。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的喷涂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酸盐水泥、砂子、玻化微珠、膨胀蛭石、填料、水渣、改性聚丙烯纤维在高速搅拌机中40°C下400r/min拌合2-6min混合均匀得混料;(2)向步骤(1)中加入发泡聚氨酯、发泡聚苯乙烯,然后加入防水剂、发泡剂、渗透剂、增粘剂在400-500r/min转速下搅拌5-8min-得到混合料;(3)将步骤(1)和(2)的混料混和搅拌均匀,然后用喷枪将混合溶液喷涂在建筑物表面形成第一建筑材料层,采用热风干燥方式,干燥温度100-160℃;(4)待第一建筑材料层干燥后,在第一建筑材料层上继续喷涂形成第二建筑材料层;(5)在第二建筑材料层表面铺摊、刮平、摱抹、压光,覆盖编织物洒水养护14-20天。前述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的喷涂工艺中,步骤(5)养护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50-60%下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氨酯具有极强的隔热保温效果,经过憎水处理的填料由于包裹有一层活化剂,具有极强的憎水性能,使得本专利技术材料也具有很强的防水、防潮性能,同时,它与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氨酯等材料混合后,在材料内部形成了许多封闭不贯通的细微孔隙,使材料密度明显减轻,而这些细微孔隙又能有效阻止热量的传递,达到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水渣取自高炉废弃物,既绝热又不会燃烧且取材方便,便宜,变废为宝,改善环境和消除污染,综合效果好;充分将公害严重的粉煤灰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而且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粉煤灰自身特性,制成环保型的太阳能相变蓄热轻体建筑保温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水泥、玻化微珠等保温材料、纤维制得防水保温材料,具有成本低、耐久性好、不燃烧、保温效果突出、结构自防水、防水保温功能一体化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把保温和防水喷涂工序和功能整合为一体,施工快捷简单,可在潮湿基面施工,节约工期,实现了整体材料立体防水功能,避免了常规卷材的窜水现象,寿命长,维修简便。在喷涂时达到了多层结构的防水保温隔热效果。而且制备方法简单,优于多层结构的制备施工方法,简化工艺提高效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酸盐水泥:20份,水渣:10份,砂子:15份,玻化微珠:0.5份,膨胀蛭石:1份,发泡聚苯乙烯:20份,发泡聚氨酯:20份,填料:10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份,防水剂:1份,渗透剂:0.6份,增粘剂:1份,发泡剂:2份;砂子为天然石英砂,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1.0wt%,粒径为0.8mm;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粘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烷;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n硅酸盐水泥:20-30份,水渣:10-15份,砂子:15-20份,玻化微珠:0.5-0.9份,膨胀蛭石:1-2份,发泡聚苯乙烯:20-25份,发泡聚氨酯:20-26份,填料:10-1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1.0份,防水剂:1-2份,渗透剂:0.6-0.8份,增粘剂:1-3份,发泡剂:2-4份;/n所述的砂子为天然石英砂、破碎石英砂、人工砂岩中的一种或两种,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 1.0wt%,粒径为 0.8mm-1.0mm;/n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松香皂类;所述的增粘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烷或氯化铁水溶液;所述的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防水剂为无机铝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硅酸盐水泥:20-30份,水渣:10-15份,砂子:15-20份,玻化微珠:0.5-0.9份,膨胀蛭石:1-2份,发泡聚苯乙烯:20-25份,发泡聚氨酯:20-26份,填料:10-1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1.0份,防水剂:1-2份,渗透剂:0.6-0.8份,增粘剂:1-3份,发泡剂:2-4份;
所述的砂子为天然石英砂、破碎石英砂、人工砂岩中的一种或两种,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1.0wt%,粒径为0.8mm-1.0mm;
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松香皂类;所述的增粘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烷或氯化铁水溶液;所述的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防水剂为无机铝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硅酸盐水泥:20份,水渣:10份,砂子:15份,玻化微珠:0.5份,膨胀蛭石:1份,发泡聚苯乙烯:20份,发泡聚氨酯:20份,填料:10份,改性聚丙烯纤维:0.5份,防水剂:1份,渗透剂:0.6份,增粘剂:1份,发泡剂:2份;
所述的砂子为天然石英砂,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1.0wt%,粒径为0.8mm;
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的增粘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烷;所述的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防水剂为无机铝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水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建筑材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硅酸盐水泥:30份,水渣:15份,砂子:20份,玻化微珠:0.9份,膨胀蛭石:2份,发泡聚苯乙烯:25份,发泡聚氨酯:26份,填料:15份,改性聚丙烯纤维:1.0份,防水剂:2份,渗透剂:0.8份,增粘剂:3份,发泡剂:4份;
所述的砂子为破碎石英砂,且砂子的含泥量小于1.0wt%,粒径为1.0mm;
所述发泡剂为松香皂类;所述的增粘剂为氯化铁水溶液;所述的渗透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防水剂为无机铝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惠君孙峰薛宁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曌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