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床调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治理
,特别是一种河床调质装置。
技术介绍
河道治理中,对于河床的治理尤为重要。河内的有机物易在河床上形成沉淀,继而产生发酵,最终导致水体黑臭,所以要河床进行定期修复。现有技术中,在对污染河床进行原位修复时,常采用直接将修复剂抛洒入水中,但由于污泥较厚,这样会使修复剂大部分只停留在水中或者表面的淤泥,且不能有效地与下层的污泥发生反应进行分解,从而降低了修复剂的修复效果。此外受水流的影响,修复剂并不能均匀的到达泥层,影响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床调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河床修复时,修复剂不能均匀进入泥层,修复剂与下层的淤泥不能进行充分反应,修补效果不佳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下端安装有轮子,机架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主动转动的转轴,转轴上有多个第一锥齿轮,机架内固定有多个与锥齿轮一一对应的水泵,转轴能带动水泵运行,机架下端固定有壳体,壳体内有竖直的空心筒,空心筒上端贯穿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床调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下端安装有轮子(2),机架(1)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主动转动的转轴(3),转轴(3)上有多个第一锥齿轮(4),机架(1)内固定有多个与锥齿轮一一对应的水泵(5),转轴(3)能带动水泵(5)运行,机架(1)下端固定有壳体(6),壳体(6)内有竖直的空心筒(7),空心筒(7)上端贯穿机架(1)下侧板且置于机架(1)内,空心筒(7)上端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空心筒(7)下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9),壳体(6)左侧壁上贯穿有水平且能转动圆管(10),壳体(6)下端左侧固定有圆柱壳(101),圆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床调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下端安装有轮子(2),机架(1)内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主动转动的转轴(3),转轴(3)上有多个第一锥齿轮(4),机架(1)内固定有多个与锥齿轮一一对应的水泵(5),转轴(3)能带动水泵(5)运行,机架(1)下端固定有壳体(6),壳体(6)内有竖直的空心筒(7),空心筒(7)上端贯穿机架(1)下侧板且置于机架(1)内,空心筒(7)上端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空心筒(7)下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9),壳体(6)左侧壁上贯穿有水平且能转动圆管(10),壳体(6)下端左侧固定有圆柱壳(101),圆管(10)左端与圆柱壳(101)同轴固定且与圆柱壳(101)腔内连通,圆柱壳(101)左侧板上开设有通孔(12),圆柱壳(101)上扣装有圆柱形且开口向右的外壳(11),外壳(11)与壳体(6)固定在一起,外壳(11)左侧壁与圆柱壳(101)紧贴且能使通孔(12)封堵,外壳(11)左侧壁上开设有与通孔(12)对应的弧形槽(13),当通孔(12)与弧形槽(13)对应时,修复剂能流向外侧;
所述的水泵(5)能将修复剂经空心筒(7)、圆管(10)、圆柱壳(101)、通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