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708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水堆核电机组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和框架,所述基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并在所述框架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并使所述第一导向环与所述第一套环尺13寸匹配且相对应,使所述第二导向环与所述第二套环尺寸匹配且相对应;所述基座底部设有若干个车轮,实现基座的移动。该运输装置可对屏蔽基座和屏蔽内套进行拆分运输,并可防止运输过程中对贫铀工具的碰撞;运输装置上对贫铀工具底部进行定位,防止运输时贫铀工具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运输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重水堆核电机组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重水堆核电机组的钴源具有非常高的辐射剂量,因此在将钴源从反应堆堆芯内取出装入屏蔽容器过程中使用贫铀屏蔽工具进行辐射屏蔽,以减少操作人员可能受到的辐射剂量。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包括屏蔽基座和屏蔽内套,使用时需将贫铀屏蔽工具从放射性物品存放间转运至大修机组的反应堆控制平台,以往运输的方式为使用普通手动液压叉车及托盘运输,全程需要多人扶靠才能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如果人员配合不好容易出现贫铀屏蔽工具侧翻。贫铀屏蔽工具随着多年使用已经存在固定污染,本身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按照以往运输方式,人员需要直接接触贫铀屏蔽工具,存在人员接受额外的辐射剂量风险。就算现有的小车可以实现对贫铀屏蔽工具运输,但是也容易发生侧翻和晃动,并且运输过程中晃动会使贫铀屏蔽工具出现摩擦,造成表层的电镀层脱落,影响贫铀屏蔽工具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解决现有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和框架,所述基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并在所述框架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并使所述第一导向环与所述第一套环尺13寸匹配且相对应,使所述第二导向环与所述第二套环尺寸匹配且相对应;所述基座底部设有若干个车轮,实现基座的移动。>所述第一导向环通过副框架设置在框架上表面前侧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导向环与待运输的贫铀屏蔽工具中的屏蔽内套尺寸相匹配,使所述屏蔽内套可支撑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环和所述第一套环之间。所述第二导向环与待运输屏蔽工具中的屏蔽基座尺寸相匹配,所述屏蔽基座可支撑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环和所述第二套环之间;所述第二导向环附近的框架上设有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可将所述屏蔽基座卡紧限位。所述卡合部件包括支撑块、滑板以及旋转杆,两个所述支撑块对角线对称设置在第二导向环附件的框架上,在所述的支撑块上设有滑板,并通过紧固螺钉将滑板与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所述的滑板中部开有导槽,并在所述导槽中插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套有连接环,并在连接环上设有档杆。所述车轮外侧设有与基座相固定的保护罩,并在所述保护罩和所述框架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中部设有吊装孔。所述框架两侧对称设有辅助支撑架,并在所述辅助支撑架下端与所述基座之间固定有支撑杆;在所述辅助支撑架底端还设有防侧翻轮。所述基座前侧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转轴与框架结构的牵引架相连接,并在牵引架顶端焊接有拉环。所述基座上表面前端设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一侧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牵引架上支杆通过轴承设有第二连接杆,并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挂钩,在所述牵引架转向基座时,可利用所述挂钩卡在第一连杆上,实现牵引架的收起。所述框架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焊接有扶手;所述基座底部设有顶杆,并在所述顶杆表面设有金属杆。所述第一导向环、第二导向环、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内壁均设有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辅助支撑架和防侧翻轮,使该装置更加平稳,更加安全;(2)通过对屏蔽基座和屏蔽内套进行拆分运输,并对其稳定固定;(3)在第一导向环、第二导向环、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内壁均安装有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密封圈,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对贫铀工具进行碰撞,防止将镀锡层刮伤,更好的对贫铀工具进行保护;(4)通过牵引架和加强筋上的吊装孔的设置,再结合扶手的设置,进而可以实现机械拉动和人工拉动进行切换,在牵引的时候更加省力,通过设置顶杆,从而使小车车轮在长期受力的情况起到辅助支撑,不会损伤车轮;(5)通过设置滑板,在对屏蔽基座进行运输的时候可以实现对屏蔽基座进行定位,同时在副框架上设置有螺孔,其螺孔与屏蔽内套上的孔相对应,可以实现对屏蔽内套的稳定支撑,在运输的时候更加平稳;(6)本专利技术中基座是根据两件贫铀屏蔽工具底部结构尺寸设计,使贫铀工具放置在运输装置上可以对贫铀工具底部进行定位,防止运输时贫铀工具移位。为减少运输装置整体宽度,满足运输通道限制,贫铀工具放置位置为前后布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基座的俯视图;图中:1、顶杆;2、车轮;3、转轴;4、连接架;5、保护罩;6、防侧翻轮;7、支撑杆;8、吊装孔;9、加强筋;10、辅助支撑架;11、基座;12、框架;13、支撑块;14、滑板;15、扶手;16、旋转杆;17、连接环;18、挡杆;19、副框架;20、第一导向环;21、第二导向环;22、牵引架;23、第一连接杆;24、挂钩;25、第二连接杆;26、支撑杆;27、拉环;28、第一套环;29、第二套环;30、紧固螺钉;31、导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包括基座11、框架12,其中,基座11为平板结构,在基座11底面均匀安装有若干个车轮2,并在车轮2的外侧分布有与基座11焊接固定的保护罩5,车轮2为高强度尼龙车轮,且尾部车轮2为直轮,前部车轮2为万向轮,并在万向轮上带有刹车;在基座11前侧固定有连接架4,框架结构的牵引架22通过转轴3与连接架4,使牵引架22沿着转轴33相对于基座11转动,牵引架22顶端焊接有拉环27,牵引架22下端为杆状框架结构;在基座11上表面前端中间焊接有支撑杆26,在支撑杆26一侧上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23,在牵引架22中间支杆上通过轴承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5,并在第二连接杆25上安装有挂钩24,牵引架22转向基座11时,可利用挂钩24卡在第一连杆23上,实现牵引架22的收起;在基座11上焊接固定有框架12,并在框架12与保护罩5之间焊接有加强筋9,并在加强筋9上开有吊装孔8;在框架12两侧对称焊接有辅助支撑架10,并在辅助支撑架10下端与基座11之间焊接有支撑杆7,并在辅助支撑架10的底端安装有防侧翻轮6;在框架12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焊接有扶手15;在框架12上表面前侧中部焊接有副框架19,并在副框架中部固定有第一导向环20,使第一导向环20与基座11上固定安装的第一套环28相对应;在框架12上表面后侧焊接有第二导向环21,使第二导向环21与基座11上的第二套环29相对应;在第二导向环21对角对称的框架12上表面焊接有支撑块13,并在支撑块13上安装有滑板14,滑板14与支撑板13之间通过紧固螺钉30固定;在滑板14中部开有导槽31,并在导槽31内插有旋转杆16,在旋转杆16上套有连接环17,并在连接环侧面焊接有档杆18;第一导向环20、第二导向环21、第一套环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基座(11)和框架(12),所述基座(11)上分别设有第一套环(28)和第二套环(20);所述框架(12)固定在所述基座(11)上,并在所述框架(12)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环(20)和第二导向环(21),并使所述第一导向环(20)与所述第一套环(28)尺13寸匹配且相对应,使所述第二导向环(21)与所述第二套环(28)尺寸匹配且相对应;所述基座(11)底部设有若干个车轮(2),实现基座(11)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基座(11)和框架(12),所述基座(11)上分别设有第一套环(28)和第二套环(20);所述框架(12)固定在所述基座(11)上,并在所述框架(12)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环(20)和第二导向环(21),并使所述第一导向环(20)与所述第一套环(28)尺13寸匹配且相对应,使所述第二导向环(21)与所述第二套环(28)尺寸匹配且相对应;所述基座(11)底部设有若干个车轮(2),实现基座(11)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环(20)通过副框架(19)设置在框架(12)上表面前侧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导向环(20)与待运输的贫铀屏蔽工具中的屏蔽内套尺寸相匹配,使所述屏蔽内套可支撑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环(20)和所述第一套环(2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环(21)与待运输屏蔽工具中的屏蔽基座尺寸相匹配,所述屏蔽基座可支撑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环(21)和所述第二套环(29)之间;所述第二导向环(21)附近的框架(12)上设有卡合部件,所述卡合部件可将所述屏蔽基座卡紧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钴源出堆用贫铀屏蔽工具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件包括支撑块(13)、滑板(14)以及旋转杆(16),两个所述支撑块(13)对角线对称设置在第二导向环(21)附件的框架(12)上,在所述的支撑块(13)上设有滑板(14),并通过紧固螺钉(30)将滑板(14)与所述支撑块(13)固定;在所述的滑板(14)中部开有导槽(31),并在所述导槽(31)中插有旋转杆(16),所述旋转杆(17)上套有连接环(17),并在连接环(17)上设有档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鹏陈宝成于群利曾韵韬吴浩张帆孙仲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