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顶通风口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顶通风口。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这样一种车顶通风口,该车顶通风口被构造成进入车辆的内部以使车辆的内部与外部连通,使空气循环或引入空气,并且根据乘客的选择来调节气流方向。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是一种在陆地上移动的设备,并且是主要用于人们旅行的代表性交通工具。车辆设置有乘客乘坐的客厢(在下文中称为“车辆的内部”)。通常,车辆的内部被设计成与外部气密密封,以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因此,必须对车辆的内部进行适当的通风。通常使用的通风方法是在车辆移动时将外部空气引入到车辆的内部中。然而,在车辆移动时流入车辆的空气量过小而不能充分地使车辆的内部通风,这在长时间行驶的情况下可能对乘客的健康具有不利影响。此外,因为空气不是均匀地引入到车辆的整个内部中,所以只有位于车顶通风口附近的乘客可接收所通风的空气。在此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背景部分可包含不形成于本国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r>本公开致力于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顶通风口,包括:/n车顶,设置在车辆的内部的上侧;以及/n通风口组件,所述通风口组件包括:/n至少一个通风口单元,被构造成进入所述车顶,/n驱动单元,将驱动力施加到所述通风口单元,以及/n至少一个齿条单元,将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施加到所述通风口单元,/n其中,所述通风口单元由于所述驱动单元的操作而进入所述车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1 KR 10-2019-00591821.一种车顶通风口,包括:
车顶,设置在车辆的内部的上侧;以及
通风口组件,所述通风口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通风口单元,被构造成进入所述车顶,
驱动单元,将驱动力施加到所述通风口单元,以及
至少一个齿条单元,将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施加到所述通风口单元,
其中,所述通风口单元由于所述驱动单元的操作而进入所述车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通风口,还包括:
第一齿条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力被施加到所述第一齿条单元;
第二齿条单元,与所述第一齿条单元互锁;
第一槽,形成于所述通风口单元的背面中,以允许所述第一齿条单元的一端向所述通风口单元的在该通风口单元的纵向方向上的一端移动;以及
第二槽,形成于所述通风口单元的所述背面中,以允许所述第二齿条单元的一端向所述通风口单元的在该通风口单元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对端移动,
其中,所述通风口单元由于所述第一齿条单元的操作而进入所述车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通风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口单元包括多个通风口单元,
其中,所述通风口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风口单元之间的平稳单元,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通风口单元和所述平稳单元在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通风口,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风口单元包括多个通风口单元,
其中,所述通风口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风口单元之间的平稳单元,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通风口单元和所述平稳单元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通风口,还包括:
连接部件,形成于所述通风口单元的背面上;以及
引导槽,形成于所述车顶中,以在所述通风口单元进入所述车顶时引导所述连接部件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通风口,其中,所述引导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民浩,李纯圭,金友赫,权忠镐,金根兴,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利富高,大韩索路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