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旱地犁、播种手扶拖拉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机,尤其是手扶拖拉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扶拖拉机,一般由柴油发动机、传动机构、前驱动轮、后轮、转向控制装置、座耕主梁、犁或旋耕装置等。在结构上都较紧凑,操作轻便灵活,而且可靠性和适应性均较好,驾驶员可坐直手扶拖拉机操作位上进行犁耕操作,还可充分用于交通运输、抽水和田间管理等,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在农林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还有下列不足之处:(1)两前轮的轮距小,在较斜陡的旱地作业行走不够稳定。(2)原装出厂前后胶轮轮面宽,接触面大,遇到松及较厚的浮土下沉不快,使耗作深度不够,只6~8cm。而且,原装出厂的水田铁轮太高,接触地的面积宽,使手拖的旋耗刀接触不到有效的地深度,在旱地作业时不能借用。(3)原装出厂的犁耕装置和旋耗装置由于作用不同,当犁耕时要装上犁耕装置;当需旋耕时,则要拆下犁耕装置,才能装上旋耕装置,手拖机才能进行旋耕作业。两者需要相互拆或装,使用不方便。(4)原手扶拖拉机没设有播种装置,不利于耕播联合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旱地犁、播种手扶拖拉机,它应能克服在旱地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地犁、播种手扶拖拉机,它包括前驱动轮轴上的轮毂、坐耕主梁、犁或施耕装置,以及柴油发动机和传动机构及轮向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a)与原前轮轮毂固定联接的活接轮毂(27);(b)固定联接在活接轮毂(27)上的旱地铁轮(2);(c)代替原尾胶轮的尾铁轮(12);(d)设在尾铁轮(2)之前固定在坐耕主梁(5)下侧的开行犁(10);(e)通过一端与坐耕主梁(5)固定联接的尾担杆(13),设置在尾担杆(13)另一端及坐盆(16)后面的播种装置(14);该播种装置(14)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在前驱动轮轴获得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犁、播种手扶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活接轮毂(27)的一端中间设有定位凹圆台阶(33),另一端中间设有定位凸圆台阶(32),两端的联接块(28、30)上均设有均布的联接透孔(29和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犁、播种手扶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旱地铁轮(2)包括钢圈(34)、若干叶轮片(35)、若干轮辐(36)和中心板(37);其中,中心板(37)的中心设有定位孔(39)与活接轮毂(27)一端的定位凸圆台阶(32)对应;还设有均布的联接透孔(38)与轮毂(27)的联接透孔(29)相应;叶轮片(35)与钢圈(34)的外侧垂直固定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地犁、播种手扶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开行犁(10)包括固定犁杆(11)、活动犁杆(52)、套管(54)、托板(53)、犁口尖板(47)和犁底担杆(49);其中,固定犁杆(11)的下端插在活动犁杆(52)的上端中套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