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687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包括框架以及均依次设置在框架内侧的用于接收并过滤注余粉渣的一次固定栅格、用于接收来自一次固定栅格的注余粉渣并对其进行过滤的二次活动栅格、用于接收来自二次活动栅格的注余粉渣的集粉仓、接入控制集粉仓底部出口端的竖直管且用于竖直管通断状态的阀门、安装在竖直管底部输出端且自身出料端口可伸缩的活动下料器以及设置在活动下料器下方的用于接收来自活动下料器物料的装料组件,且在所述活动下料器的底部出料端的外伸下,能使其插入装料组件的装料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有效地解决了解决了注余渣回收难点问题,同时还能促进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和效益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
技术介绍
炼钢工序精炼后的上连铸机浇注后的钢包注余顶渣,相当于一种在炼钢工艺中预混的精炼渣,其碱度高、冶金性能好、成分合理、化渣快,除了有些炉次含S较高外,大部分炉次渣中S都未饱和,完全可以再回到精炼工序二次甚至三次利用,起到节约石灰、节约化渣萤石等辅材、增加渣量、促进成渣、改善埋弧、保护钢包耐火材料、节约电耗和缩短精炼周期等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降本增效工作。目前配备精炼站的钢铁企业很多都实施了精炼后注余钢渣的热回收,称之为“精炼热渣循环工艺”。现主要采用天车进行钢包的收集,但由于钢包的收集需要时间,但受限于厂房、起重设备、产品大纲和生产组织等条件限制,因此为了保证其他生产顺利进行,收集钢渣时不能总让天车等待钢包,因此目前的热渣循环比只达到了20-40%。而目前还未有可以将注余渣全部利用的技术。一次都没有循环的注余渣只能倒进渣盘凝固后倒运至渣场,在回收金属后,粉渣堆存。精炼渣由于其高碱度、高还原性的特点,粉化扬尘严重,不利于环境保护且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均依次设置在框架内侧的用于接收并过滤注余粉渣的一次固定栅格(1)、用于接收来自一次固定栅格(1)的注余粉渣并对其进行过滤的二次活动栅格(2)、用于接收来自二次活动栅格(2)的注余粉渣的集粉仓(4)、接入控制集粉仓(4)底部出口端的竖直管(5)且用于竖直管(5)通断状态的阀门(6)、安装在竖直管(5)底部输出端且自身出料端口可伸缩的活动下料器(7)以及设置在活动下料器(7)下方的用于接收来自活动下料器(7)物料的装料组件(8),且在所述活动下料器(7)的底部出料端的外伸下,能使其插入装料组件(8)的装料腔中;/n所述一次固定栅格(1)、二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均依次设置在框架内侧的用于接收并过滤注余粉渣的一次固定栅格(1)、用于接收来自一次固定栅格(1)的注余粉渣并对其进行过滤的二次活动栅格(2)、用于接收来自二次活动栅格(2)的注余粉渣的集粉仓(4)、接入控制集粉仓(4)底部出口端的竖直管(5)且用于竖直管(5)通断状态的阀门(6)、安装在竖直管(5)底部输出端且自身出料端口可伸缩的活动下料器(7)以及设置在活动下料器(7)下方的用于接收来自活动下料器(7)物料的装料组件(8),且在所述活动下料器(7)的底部出料端的外伸下,能使其插入装料组件(8)的装料腔中;
所述一次固定栅格(1)、二次活动栅格(2)以及集粉仓(4)均安装在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活动栅格(2)的左侧与框架铰接,其右侧设置有直线驱动组件(2-4),所述直线驱动组件(2-4)的驱动端与二次活动栅格(2)铰接,直线驱动组件(2-4)的底部铰接固定在框架上,且通过直线驱动组件(2-4)能推动二次活动栅格(2)的右侧绕着左侧的铰接的轴线上下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组件(2-4)为液压缸,其活塞杆(2-3)的末端与二次活动栅格(2)右侧连接,其底部与框架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下料器(7)包括固定在竖直管(5)外壁上的钢丝绳卷扬机、安装在竖直管(5)底部输出端的伸缩管(7-2-1)、固定在伸缩管(7-2-1)远离竖直管(5)一端的插入式装料咀(7-2-5),所述钢丝绳卷扬机的钢丝绳(7-1-7)的升降端与伸缩管(7-2-1)的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余粉渣回收和装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7-1-7)的升降端通过连接组件与伸缩管(7-2-1)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竖直管(5)底部的升降框体(7-2-3)、固定在升降框体(7-2-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团魏国立朱青德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