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4683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3
一种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可解决钴基、铁基、镍基催化剂不能直接应用于空气中的CO去除以及颗粒状钴基催化剂催化性能降低等问题,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并非细微的粉末状,是气凝胶型的大块状整体材料,易于封装到各种形状的过滤装置中,不发生渗漏。钴基金属氧化物作为CO催化剂均匀分散于石墨烯气凝胶材料的空隙内部,形成负载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能够在常温且有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一氧化碳(CO)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俗称煤气,它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气体,不易被液化和固化。CO主要来源是含碳物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例如,发生火灾时的浓烟中就含有高浓度的CO;化工、煤矿等工业行业在生产中也可能由于气体泄漏而导致高浓度的CO泄漏到生产环境。人体暴露在CO中会面临严重的健康和生命危险,浓度较低的CO在被人体吸入后,在血液中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组织窒息,严重时死亡,因而CO是一种有剧毒的气体。针对CO的有效防护和消除,尤其是在常温条件下,对于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抢险救援至关重要。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常温CO消除技术为催化氧化法,采用的催化剂主要为Mn-Cu两种金属的氧化物的按比例(约2:1)混合物,该催化剂最早于1919年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共同专利技术,也被称为“霍加拉特催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第一步,将水溶性钴盐或水溶性钴盐及其增氧助剂溶于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为1~5mol/L的溶液Ⅰ,将沉淀剂用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小于0.2mol/L的溶液Ⅱ,将溶液Ⅱ加热到60~80℃并恒温,在高速机械搅拌条件下,将溶液Ⅰ匀速的加入溶液Ⅱ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逐渐变为紫色或棕色,即生成了紫色或棕色的纳米颗粒沉淀;/n第二步,向混合溶液加入NaOH调至弱碱性,继续反应1-3h后,加入氢氧化钠或过氧化氢溶液,继续反应1h;/n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清洗3次以上,将沉淀物于110℃干燥2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水溶性钴盐或水溶性钴盐及其增氧助剂溶于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为1~5mol/L的溶液Ⅰ,将沉淀剂用去离子水配制成浓度小于0.2mol/L的溶液Ⅱ,将溶液Ⅱ加热到60~80℃并恒温,在高速机械搅拌条件下,将溶液Ⅰ匀速的加入溶液Ⅱ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逐渐变为紫色或棕色,即生成了紫色或棕色的纳米颗粒沉淀;
第二步,向混合溶液加入NaOH调至弱碱性,继续反应1-3h后,加入氢氧化钠或过氧化氢溶液,继续反应1h;
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物离心、清洗3次以上,将沉淀物于110℃干燥2小时后得到粉末,将粉末直接与氧化石墨烯、交联剂、有机溶剂混合,或沉淀物于300~400℃下焙烧3-4小时,得到黑色粉末的钴基催化剂再与氧化石墨烯、交联剂、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物;
第四步,将混合物搅拌超声处理30分钟以上,得到均一的混合分散液,将混合分散液倒入配有四氟乙烯内胆的高压反应釜,置于120~140℃下反应3小时,得到弹性冻状的石墨烯水凝胶;
第五步,将石墨烯水凝胶置于零下20℃冷冻6-8h,然后再进行8h的冷冻干燥,得到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再将其用功率为300~600W的微波退火处理60~180秒,进一步减少气凝胶内部的极性基团,从而得到结构强度增强的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最终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钴基催化剂的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钴盐包括水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君李小梅冯锋李小花翟红刘志雄辛智慧李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