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雨田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680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管体内壁转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呈中空圆台状设置,所述锥形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排气道,所述管体上端嵌设有吸液棉,所述圆环内壁开设有多个毛细孔,所述管体上端开设有滑塞腔,所述滑塞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塞,所述磁性滑塞侧壁通过弹簧与滑塞腔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流在管体内高速流动时毛细孔两侧产生压强差,进而毛细孔内的净化液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圆环内壁以水泡的形式流出,增大了与废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接触面积,不仅提高了对废气的净化效率,还节省了净化液的消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
技术介绍
垃圾使人们生活中的废弃物,由于垃圾的多样性且具有一定的污染性,需要对垃圾进行适当的无害处理,目前的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法、高温堆肥法和焚烧法。垃圾在进行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目前对这些烟气的一般通过雾化喷淋器进行处理,然后在将处理后的废气排放至大气中,但是在废气排放至大气中后会携带一部分未净化彻底的废气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并且在废气排放过程中,废气中含有的粉尘会粘附在管道内壁,进而导致管道堵塞,使得排气困难。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管体内壁转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呈中空圆台状设置,所述锥形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排气道,所述管体上端嵌设有吸液棉,所述圆环内壁开设有多个毛细孔,所述管体上端开设有滑塞腔,所述滑塞腔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塞,所述磁性滑塞侧壁通过弹簧与滑塞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塞腔内壁连接有单向吸液管,所述滑塞腔内壁通过单向出液管与吸液棉侧壁连接,所述锥形管上安装有驱动磁性滑塞在滑塞腔内壁滑动的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锥形管侧壁的多个叶轮,其中一个所述叶轮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排气管内壁固定连接有永磁块,所述永磁块上插接有导线框,所述滑塞腔靠近弹簧的内壁嵌设有与磁性滑塞相斥的电磁铁,所述导线框与电磁铁耦合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气管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滤网,所述弹性滤网下端固定连接有铁块。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锥形管、排气道、毛细孔和吸液棉,废气流至锥形管处时,气流从周向均匀排布的排气道内排出,为锥形管提供一个旋转扭矩,进而带动圆环转动,进而毛细孔不断掠过吸液棉处,使得毛细孔在毛细效应下,从吸液棉处吸取净化液,使得毛细孔内净化液分布均匀;2、气流在管体内高速流动时,由伯努利原理可知,等高流动下,气体流速快,压强小,进而毛细孔两侧会产生压强差,进而毛细孔内的净化液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圆环内壁以水泡的形式流出,增大了与废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接触面积,不仅提高了对废气的净化效率,还节省了净化液的消耗量;3、通过设置磁性滑塞、电磁铁、叶轮、永磁块和导线框,锥形管转动带动叶轮转动,进而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叶轮不断掠过永磁块,进而导线框间歇切割叶轮与永磁块之间的磁感应线,进而导线框上间歇产生电流,使得电磁铁上间歇的通电产生磁性,进而磁性滑塞在电磁铁磁斥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在滑塞腔内壁来回滑动,进而不断向吸水棉处添加净化液,使得在管体内有气体流过时可以自行添加净化液,避免了净化液的浪费,减少了净化成本;4、锥形管转动时使得其表面的离心力较大,进而在水泡吸附废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从位于右侧的锥形管处流出时,水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汇聚带排气管底部,实现对水泡的收集;5、通过设置弹性滤网和铁块,弹性滤网可以对排气管中上升的气泡进行阻隔,避免其逃逸至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且在叶轮转动时,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叶轮不断掠过铁块下方,进而带动弹性滤网不断进行抖动,对弹性滤网上积聚的粉尘和水滴进行抖落,使得弹性滤网上保持较好的气体流通性,不会影响废气的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一中锥形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排气管、3圆环、4锥形管、5排气道、6吸液棉、7毛细孔、8滑塞腔、9磁性滑塞、10弹簧、11电磁铁、12单向吸液管、13单向出液管、14叶轮、15永磁块、16导线框、17弹性滤网、18铁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包括管体1,管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2,管体1内壁转动连接有圆环3,圆环3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锥形管4,锥形管4呈中空圆台状设置,锥形管4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排气道5,进一步的,多个排气道5呈曲线状且旋向一致,当废气在管体内流动时,气体在排气道5内流动产生的旋转力相互叠加,使得锥形管4在气流的作用下转动,管体1上端嵌设有吸液棉6,圆环3内壁开设有多个毛细孔7,需要说明的是,在毛细效应下,毛细孔7可以不断从吸液棉6处吸收净化液;管体1上端开设有滑塞腔8,滑塞腔8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塞9,磁性滑塞9侧壁通过弹簧10与滑塞腔8内壁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滑塞腔8靠近弹簧10的内壁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用以平衡磁性滑塞9在滑塞腔8内壁滑动时滑塞腔8内的压强变化,滑塞腔8内壁连接有单向吸液管12,滑塞腔8内壁通过单向出液管13与吸液棉6侧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单向吸液管12仅允许净化液从外界进入滑塞腔8内,单向出液管13仅允许净化液从滑塞腔8流至吸液棉6处,锥形管4上安装有驱动磁性滑塞9在滑塞腔8内壁滑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锥形管4侧壁的多个叶轮14,其中一个叶轮14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排气管2内壁固定连接有永磁块15,永磁块15上插接有导线框16,进一步的,叶轮14转动时使得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叶轮14不断掠过永磁块15,进而导线框16间歇切割叶轮14与永磁块15之间的磁感应线,进而导线框16上间歇产生电流,滑塞腔8靠近弹簧10的内壁嵌设有与磁性滑塞9相斥的电磁铁11,导线框16与电磁铁11耦合连接。本实施例中,废气在管体1内流动时,废气通过开设在锥形管4侧壁的排气道5进入圆环3内,由于废气在排气道5内流动产生的旋转力相互叠加,使得锥形管4在气流的作用下转动,进而带动圆环3转动,使得毛细孔7不断与吸液棉6接触,使得毛细孔7在毛细效应下不断从吸液棉6处吸收净化液,废气在管体1内高速流动时,由伯努利原理可知,等高流动下,气体流速快,压强小,进而毛细孔7两侧会产生压强差,进而毛细孔7内的净化液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圆环3内壁以水泡的形式流出,增大了与废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接触面积,有效的对废气进行净化;锥形管4转动使得带动叶轮14转动,进而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叶轮14不断掠过永磁块15,在具有磁性的叶轮14在靠近永磁块15到远离永磁块15的过程中,导线框16与该叶轮14相对运动,从而切割叶轮14与永磁块15之间的磁感应线,导线框16上产生感应电流,进而电磁铁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2),所述管体(1)内壁转动连接有圆环(3),所述圆环(3)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锥形管(4),所述锥形管(4)呈中空圆台状设置,所述锥形管(4)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排气道(5),所述管体(1)上端嵌设有吸液棉(6),所述圆环(3)内壁开设有多个毛细孔(7),所述管体(1)上端开设有滑塞腔(8),所述滑塞腔(8)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塞(9),所述磁性滑塞(9)侧壁通过弹簧(10)与滑塞腔(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塞腔(8)内壁连接有单向吸液管(12),所述滑塞腔(8)内壁通过单向出液管(13)与吸液棉(6)侧壁连接,所述锥形管(4)上安装有驱动磁性滑塞(9)在滑塞腔(8)内壁滑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用废气净化管道,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2),所述管体(1)内壁转动连接有圆环(3),所述圆环(3)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锥形管(4),所述锥形管(4)呈中空圆台状设置,所述锥形管(4)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周向均布的排气道(5),所述管体(1)上端嵌设有吸液棉(6),所述圆环(3)内壁开设有多个毛细孔(7),所述管体(1)上端开设有滑塞腔(8),所述滑塞腔(8)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滑塞(9),所述磁性滑塞(9)侧壁通过弹簧(10)与滑塞腔(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塞腔(8)内壁连接有单向吸液管(12),所述滑塞腔(8)内壁通过单向出液管(13)与吸液棉(6)侧壁连接,所述锥形管(4)上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田
申请(专利权)人:刘雨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